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防治技术

银杏大蚕蛾防治

来源:植保在线网 作者: 日期:2010年09月15日 04:09

银杏大蚕蛾又名白果蚕,俗称白毛虫。主要发生于黑龙江、吉林、浙江、河南、广西、台湾等省(自治区)。幼虫杂食性,除取食银杏叶片外,还取食核桃、柳、樟、枫杨、盐肤木、樱花、朴、紫薇、栗、柿、梅、李、梨、苹果等的叶片。发生严重时,能把整株叶子吃光,造成树冠光秃,种子减产,并影响次年的开花结实。个别受害严重的银杏则全树死亡。

形态特征

(一)成虫

属大型蛾类,翅展125~135mm,体长35~40mm。雄蛾触角羽毛状,雌蛾触角栉齿状。体灰褐色或紫褐色。前翅顶角近前缘处有一黑斑,中室端部有月牙形透明斑,翅反面呈眼珠形,周围有白色至暗褐斑纹;后翅中室端部有一眼形斑,眼珠黑色,外围有一灰色橙色圆圈及银白色的线两条,翅反而无眼形。

(二)卵

长椭圆形,长径为22~25mm,短径为1.2~1.5mm,初产卵为灰褐色,孵化时转为黑色,有灰白色花纹。

(三)幼虫

初孵时黑色,体被稀疏白色绒毛,后逐渐变密。3龄后体形明显增大,颜色渐变。4、5龄后,幼虫分有绿和黑两种色型。绿色型气门上至腹中线两侧为淡绿色,毛瘤有1~2根黑色长刺毛,其余为白色刺毛。黑色型气门上线至腹部门中绒两侧为黑色,气门蓝色,体长密生白色长毛,毛瘤上有3~5根黑色长刺毛,其余为黑色短刺。虫体有毛束2对,由黄绿变为白色,着生于4个瘤上。除尾节外,各节两侧下主竖生一个蓝色椭圆形斑。虫幼体躯腹部10节,足8对,体长100~200mm。

(四)蛹

蛹外包被黄褐色坚硬的网状茧。初化蛹时为黄褐色,接近羽化时,由黄褐色变为黑褐色。蛹长40mm左右,复眼呈棕色而凹陷,腹部第5、6、7三个节间由3条棕色带组成。

发生规律

银杏大蚕蛾一般一年发生1代。卵期由前一年9月中旬开始到次年5月约240-250天。3月底至4月初为幼虫活动期;幼虫期约60天,7月中旬开始结茧,经一周左右化蛹,蛹期约40天,9月上旬为成虫期,成虫羽化期约10天,羽化后交尾产卵,从9月上旬开始到中旬产卵完成。一般产卵3-4次,一头雌蛾可产卵250-400余粒。 卵集中成堆或单层排列,多产于老龄树干表皮裂缝或凹陷地方,位置在树干3米以下1米以上。卵虫孵化很不整齐,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处,1小时后开始上树取食,幼虫3龄前喜群集,4-5龄时开始逐渐分散 ,5-7龄时单独活动,一般都在白天取食。一天中,以10:00-14:00取食量最大。

防治方法

(一)冬季人工摘除卵块

7月中、下旬人工捕杀老熟幼虫或人工采茧烧毁。

(二)灯光诱杀

成虫有较强趋光性,飞翔能力强,于8~9月份雌蛾产卵前,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良好。

(三)生物防治

银杏大蚕蛾的天敌有赤眼蜂、平腹小蜂等,在9月雌蛾产卵期,释放赤眼蜂,对防治银杏大蚕蛾有一定效果,赤眼蜂在大蚕蛾上的寄生率可达80%。

(四)化学防治

1.银杏大蚕蛾3龄前抵抗力弱,并有群集特点,在5月上旬喷2.5%溴氰菊酯2500倍液。

2.幼虫期喷洒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或鱼藤精800倍液,或25%杀虫双500倍液,防治效果均好。
推荐阅读:

白果病虫害防治

苏铁叶黄原因与防治

九月花卉病虫害播报

樗蚕蛾

 


相关内容
药械产品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