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防治技术

茶树虫害绿色组合防控新技术

来源:竹山县农业局 作者:熊飞 日期:2015年04月07日 10:44

近年来,茶树虫害在部分地区有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其危害,不少茶农采取喷施化学农药的办法,不断增加施药次数、加大用药量。此举虽方法简单、见效神速,但却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喷施化学农药还杀死了部分益虫,破坏了茶园的生物多样性,污染了周边生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喷施化学农药会直接给茶叶带来“农残”化学污染。由于茶叶属加工后不经清洗直接饮用的特殊嗜好品,以致有人惊呼如今“喝茶”就是在“喝药”。如何有效控制茶园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与用量,降低茶叶中的农残含量,确保茶叶饮用者的健康与安全,成为众多茶叶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

    其实,我国在茶树虫害“绿色防控”上已研究开发出多个产品,而且部分产品已进入示范推广运用阶段。如果将这些产品组合起来,再根据当地茶树虫害发生情况科学地加以运用,完全可以将其危害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经济阈值)之内。

   “生物导弹”技术:所谓“生物导弹”,是指携带病毒的害虫天敌赤眼蜂。将人工饲养、携带病毒的赤眼蜂释放到目标环境中,赤眼蜂会主动地寻找害虫卵块,并在其中产卵使害虫卵块无法孵化,同时还能在害虫群体中传播病毒,使害虫的种群数量得以有效控制。此法专杀害虫,不伤益虫,绿色环保,因而科学家们给它取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生物导弹”。目前,运用“生物导弹”防治过去非常棘手的森林害虫——松毛虫,技术已非常成熟,而且一年防治、多年见效。

    近年来,湖北百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将其运用于茶尺蠖、茶毛虫等茶园害虫防治,在赤壁市万亩茶园示范已取得良好效果。其防治方法是:根据茶尺蠖、茶毛虫等茶园害虫预计发生时间,适时将内藏带毒赤眼蜂卵的杀虫卡挂放在茶园中,具体挂放数量视害虫发生数量确定。赤眼蜂孵化后,会从杀虫卡预留的孔口内飞出,寻找茶尺蠖、茶毛虫等茶园害虫的卵块,然后将自己的卵产在害虫的卵内,一方面通过寄生减少害虫卵块孵化数量,增加自身种群数量,一方面通过携带的病毒使害虫感染并失去活力,逐渐死亡。此方法简易行,对茶尺蠖危害严重的茶园,可起到明显的控制效果。

   “性引诱”技术:就是利用雌性害虫分泌的“性激素”,将害虫的雄性成虫引诱至诱捕器中并将其杀死,使雌性害虫因失去交配对象而无法正常交尾繁殖,进而降低害虫卵的受精率与孵化率,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试验证明,此法对杀灭茶园茶小卷叶蛾、茶细蛾、茶毒蛾、茶毛虫等鳞翅目害虫效果显著。目前已有厂家生产出内含茶园鳞翅目害虫雌性信息激素的“诱芯”,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诱捕器”。使用时只需在茶园鳞翅目害虫成虫发生期,将其安置在茶园(略高于茶蓬),下置水盆即可。雄蛾被引诱至诱捕器,落入水中即被淹死。此法操作非常简单,而且环保高效,在连片茶园使用,效果更为显著。

   “蛇毒”杀虫技术:即将人工采集的蛇毒稀释后喷施于茶园,用于防治茶树虫害的一种新技术。实践证明,低浓度的蛇毒对茶小绿叶蝉具有很强的触杀效果,但对人类及个体较大的昆虫无效。而且施药两天后检测,茶叶上无农药残留,产品符合欧盟出口标准。目前茶小绿叶蝉已上升为各地茶园的主要虫害,用此法防治茶小绿叶蝉虽成本偏高,但具有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等特点,是一项极具潜力的茶园虫害防治新技术。其使用方法是:在茶小绿叶蝉发生期,将蛇毒按照要求稀释至一定浓度后,直接喷施到茶园即可。

“杀虫灯”诱杀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大多数害虫成虫的趋性(趋光、趋波、趋色、趋性信息),通过杀虫灯频振式灯管发出特定频率的光波,以及特定颜色的光源和性激素等,将害虫的成虫诱集至杀虫灯下,再通过设置在杀虫灯外的高压电网,将扑灯的害虫触杀。此法具有诱杀害虫种类多、数量大、成本低,对益虫影响小,对环境无污染,连片使用效果好等优势,尤其是对茶园毒蛾、尺蠖、叶甲类害虫的成虫,有明显的诱杀效果。目前在各地推广运用较多的是“佳多牌”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其使用方法是:在5月初至10月下旬茶园害虫成虫发生期,将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安装在茶园中,灯离地面高度2.5~3米,每盏灯距50~100米,控制面积30亩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杀虫灯外的高压电网切勿用手触摸,冬季杀虫灯不用时要先用工具对高压电网进行放电处理,然后再将杀虫灯取下进行维护收藏,以备来年继续使用,避免触电伤人。

“杀虫黄板”灭虫技术:主要利用茶园害虫对黄色的趋性,将害虫诱集、黏附到杀虫黄板上,将害虫杀死。使用杀虫黄板,可有效杀灭茶园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蚜虫、黄蓟马、茶尺蠖等多种害虫,进而降低茶园害虫种群数量。目前该项技术已较为成熟,在各地茶园推广运用面积较大。近年来,科学家正在研制对害虫诱惑力更强,对益虫吸引力较小的“数字黄板”,实现对害虫的“精准杀灭”,在消灭害虫的同时,对有益昆虫进行保护。杀虫黄板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在害虫发生期将其插于茶行中即可,一般每亩视害虫发生数量插黄板15~20片,黄板高度以略高于茶树蓬面为佳。

糖醋诱杀技术:此法主要利用茶园害虫对糖、醋等化学物质的趋性杀灭害虫,技术已非常成熟。其方法是:在茶园卷叶蛾、地老虎等趋化性强的害虫活动高峰期,将糖、醋和黄酒放入锅中,微火熬煮成糊状,然后在盆钵底部倒入少量,再将部分涂抹在盆钵的壁上,将盆钵放置在茶园中(略高于茶蓬)。害虫飞入盆钵中取食时,接触糖醋液后即粘连而死。

生物农药治虫:目前防治茶园害虫的生物农药,主要有鱼藤酮、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以及苏云金杆菌、白僵菌871、韦伯虫座孢菌、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病毒、粉虱拟青霉等微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可有效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小绿叶蝉、茶刺蛾、黑刺粉虱等多种茶园害虫,同时对人畜使用安全,不会对茶叶和茶园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是生产对质量安全要求较高的有机茶叶和出口茶叶的“必备良药”。使用生物农药防治茶园虫害需注意:一要认准防治对象,做到对症下药;二要把握好防治时机,抢在害虫抵抗力最弱时施药,打击其薄弱环节,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三要看好施药天气,尤其是使用微生物农药,要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下午太阳落山后施药,避免在烈日、高温、强光、空气干燥时使用,为微生物的生存与繁殖创造良好环境;四要适当提前施药,以克服生物农药使用后见效较慢等问题;五要根据茶园害虫发生情况,将不同生物农药科学合理搭配,严格掌握配药浓度,喷施均匀周到,尽量提高防治效果。

植物土法治虫:如果购买生物农药不便,也可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某些植物,自己略做加工后,用于防治各种茶园害虫。例如将新鲜松针叶加水煮沸后,取其滤液加皂液喷雾,用于防治茶毛虫、茶尺蠖、茶刺蛾等;将加工烟叶的下脚料(烟筋、叶柄等)加水浸泡煮沸后,取其滤液喷雾,用于防治茶叶螨、蚧壳虫、茶毛虫等;将苦楝树叶切碎加水煮沸后,取其滤液加洗衣粉喷雾,用于防治茶衰蛾、小绿叶蝉、卷叶蛾、茶刺蛾等;将新鲜的泡桐树叶切碎后压榨出原汁,加烟叶下脚料浸出液喷雾,用于防治茶叶螨、小绿叶蝉、茶毛虫等。

栽植诱集和忌避植物:一方面采用“拉”的战术。利用部分茶园害虫的趋绿性和趋嫩性,在茶园中间或附近栽植一小片对害虫吸引力较强的同类或其它植物,将害虫诱集到一定范围内,然后将其杀死。同时还可在茶园及其附近种植对害虫天敌吸引力强的植物,引诱益虫到茶园栖息、产卵、繁殖,进而达到控制害虫之目的。一方面采取“推”的战术。利用部分茶园害虫对某些植物散发出的气味不太喜欢的特点,在茶园及其周边种植这些植物,进而达到驱离害虫之目的。已有试验表明,在茶园或其周边种植薰衣草、迷迭香、香茅草等香氛植物,有助于驱离黑刺粉虱、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等茶园害虫,进而减少虫害。

释放捕食螨类:在茶园释放益螨取食害螨,可起到以螨治螨,减轻虫害之功效。一般采用人工饲养的德氏钝绥螨、胡瓜钝绥螨等捕食螨,防治茶跗线螨、茶橙瘿螨等害螨。投放时先撕开捕食螨袋口,然后将其均匀地悬挂在茶树的蓬面下即可,每亩投放捕食螨20袋(每袋1500头)左右。最好在近期无雨的阴天或傍晚投放,放螨后茶园不宜再喷施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等。需要说明的是,对茶园害虫实施绿色防治,与常规的化学防治相比一是见效稍慢,二是并非将所有害虫赶尽杀绝,而是将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整个茶园生物群落保持动态平衡,害虫不足以对茶树生长和茶叶产品产生较大危害即可。

推荐阅读:

桦树种子僵化病的防治

有机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龙岩长汀县紧急防治松毛虫害

淮北贯彻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相关内容
·夏季是绿化苗木病虫害高发季节2018-07-26
·人工林比天然林更容易发生病虫害?2018-07-24
·七月注意防治苗木树叶细菌性病害2018-07-24
·青海发布夏季林业有害生物暴发预警2018-07-24
·夏季需要加大林木病虫害防治力度2018-07-16
·病虫害防治气象预报2018-07-16
·容器苗如何安全越夏2018-06-29
·果树病虫害治理,该如何选择农药?2018-06-29
·天南星病虫害的种类2018-06-29
·贵阳市白云区开展夏季病虫害防治工作2018-06-29
药械产品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