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防治技术

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方法

来源: 作者: 日期:2015年04月16日 02:25

泡桐丛枝病是一种发生普遍,严重危害泡桐生长的病害,分布极广,一般发病率在20%40%严重地区达80%以上。感病的幼苗、幼枝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树势衰退,材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死亡。

丛枝病是泡桐生长过程中最严重的一种病害,根据其症状可分为丛枝型和花变枝叶型。丛枝型为泡桐开始发病时,个别枝条上大量萌发腋芽(又称侧芽)和不定芽(除腋芽和顶芽外生长在其他部位的芽)抽生很多的小枝。小枝上又抽生小枝,抽生的小枝细弱,节间变短,叶序紊乱,病叶黄化,至秋季簇生成团,呈扫帚状(外观形似鸟窝)冬季小枝不脱落,发病的当年或第二年后小枝枯死,当大部分枝条枯死后会引起全株枯死。花变枝叶型为花蕾生长后变化为小枝小叶,其具体变化是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季开花现象。

泡桐一旦发生丛枝病,目前还缺少根治的方法,但在泡桐的不同生长期,对这种病害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选育抗病品种。不同泡桐品种抗病能力不同,一般认为白花泡桐、毛泡桐、兰栲泡桐抗病能力较强,山明泡桐和楸叶泡桐较差。可以从无病区选择无病母株采种和采根,建立无病苗圃或无病地块。最好用种子育苗,因为种子带病率极低,也可先用种子繁殖实生苗,然后用实生苗的根育苗。育苗前可用50℃温水处置种根10分钟~15分钟,会明显降低丛枝病的发病株率,且不会影响苗木的生长量。

加强管理。改善水肥条件,促进泡桐健壮生长,以提高泡桐的抗病能力。适当增施磷肥,少施钾肥。据试验观察,土壤中磷含量越高,丛枝病发病率越低,钾含量越高,发病越重。生长季节不要损伤树根、树皮和枝条。秋季发病停止后,枝液回流前修除病枝,或春季树液回升前进行环剥,环剥宽度一般为被剥病枝处的径长。完全清除内膛和外围病枝,修枝一年一次,以10月中下旬为宜,效果好,复发率低。

药物治疗。用盐酸四环素治疗,疗效明显。取四环素(25万单位)4片,研成粉状,放入1毫升盐酸和10毫升水中溶解,溶化后再加入90毫升水。

对当年生苗木,应用注射法。用注射器将此药液注入树干基部髓心,苗高0.5米~1米的注药量为10毫升~20毫升;苗高1.5米~2米的注药量为20毫升~30毫升;平茬后苗高达2米的注药量为40毫升~60毫升。

对1年~8年生的幼树,应用根吸法。扒开与树枝对应的树根,选2厘米~3厘米粗的根剪断,拔出药瓶口,封土,经1天~2天即可。每株用药100毫升~200毫升。施药时间以5月~6月为宜。如未愈,可重复施药2次~3次。

采插根的母树如患隐症,可将插根放入含四环素1000单位的100毫升药液内浸泡12小时,取出晾干,2天后再插,5年内有防治作用。

如果苗圃里的泡桐苗发病,可以在5月~6月间对病苗进行注药治疗。用四环素或土霉素配制成1万单位的盐酸四环素,用锥子或铁钉在病苗基部距地面10厘米~20厘米、靠近节间的下部扎一小孔,直至深部。然后用去掉针头的普通医用注射器的药管前端直插孔内,把药液注入孔中。注药量视苗木的大小而异,一般为20毫升~25毫升。用这种办法,治愈率一般可达80%以上。有的泡桐苗在苗圃里虽然没发病,但为了防止苗木定植后发病,也可在秋季木苗封顶后(一般在9月份,用1万单位的盐酸四环素液,配法同前注药)对所育苗木全部注药,注药部位选距地在1米左右处,方法同前所述。用石硫合剂残渣埋在病株根部土中,并用0.3度石硫合剂喷病株,能抑制丛枝病的发展。

推荐阅读:

重庆市万州区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

恩施市开展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

广东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资阳市安岳县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相关内容
·开普芦荟叶斑病的防治方法2018-05-02
·樟巢螟的防治方法2018-04-27
·毛茛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2018-04-23
·柑桔疮痂病的防治方法2018-04-18
·鹤望兰病害的防治方法2018-04-18
·贴梗海棠病虫害防治方法2018-04-02
·梅花叶肿病的防治方法2018-03-29
·巴西木炭疽病的防治方法2018-03-26
·樱桃树红颈天牛的防治方法2018-03-23
·薄翅萤叶甲的防治方法2018-03-20
药械产品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