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防治技术

如何防治茶梅叶肿病

来源: 作者: 日期:2016年09月20日 02:36

茶梅是山茶科、山茶属优良花灌木。茶梅的管理比较简单,病虫害有少量的蚧壳虫、红蜘蛛及煤烟病等发生。但是近年来,发现茶梅会发生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害———茶梅叶肿病,此病对茶梅造成的危害变得越来越严重。

发病原因

茶梅叶肿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该病菌以菌丝体在植株的组织上潜伏越冬,待到次年春天,被侵染受害的茶梅就会出现症状。茶梅叶肿病的病菌主要是借助风雨、气流等进行传播,且大多数是从茶梅的幼嫩组织开始侵染,进而形成菌瘿。在生长季节,如果大面积茶梅患上了叶肿病,主要是因为栽植密度大,通风不良,再加上空气湿度偏大造成病部湿润,使病菌孢子加快繁殖速度,从而造成茶梅叶肿病多次侵染发生。所以在降雨量较多的季节里,特别是在低温、多雨的早春,茶梅叶肿病更加容易发生。在月均温12℃至18℃之间时,空气相对湿度在79%至88%时,该病菌极易发生。

在江苏,春末夏初之际,茶梅叶肿病比较严重,但该病发病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也就在3月至5月间。当气温不适宜时,茶梅叶肿病的发生就会被抑制、推迟。而夏季高温时或是气温在20℃以上,该病菌会潜伏越夏。同时,茶梅叶肿病的发病还与叶龄存在一定关系的。一般随着叶龄增加,在叶片已呈深绿色时,茶梅叶肿病的发病就会受到抑制。

造成茶梅叶肿病病害的初侵染来源,并不是干死以后,残留枝头的旧病物,而是越夏后可引起发病的成熟担孢子。特别是在茶梅叶肿病的发病高峰期里,其担子层成熟后,会大量释放孢子。该病菌孢子可依靠风雨、气流等进行传播。病菌侵入后,会处于潜育阶段。其主要侵害茶梅的花芽、叶芽、嫩叶、花以及幼果。

茶梅各发病器官的发病时间会有所不同,症状表现也会有略微差异。在遭受到该病侵染危害后,茶梅的染病组织都将会出现肥大且变形的症状。在花芽、叶芽、嫩叶这些器官、组织之中,又以嫩叶最先且最易遭受到叶肿病的侵害。一般茶梅的嫩叶在感病后,常表现成肿大状,并看似像“肥耳”。而当数枚叶片或者整个嫩梢的叶片感病后,则表现为数个肿大叶片聚集在一起,并呈丛状。病叶表面呈红色或是浅绿色,而叶的背面则似烟灰色,病叶最终都会枯萎。在茶梅发病较重时,如果不能及时开展防治工作,往往造成成片茶梅叶片枯萎、死亡。而茶梅即使是在叶肿病发病较轻的情况下,开花也会大受影响,并且影响茶梅生长。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在栽植过密、管理粗放、土壤黏重、偏贫瘠且施肥不足的情况下,茶梅叶肿病发生后会很严重。管理者应当合理控制好栽植密度,适时对植株开展整枝修剪工作,力求增加通风、透光性。此外,应当尽可能地选择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茶梅。

偏施、过度施用氮肥,采摘、修剪过度,杂草太多时,茶梅叶肿病都会易发且发病较重。在日常作业时应适量减施氮肥,并重视开展增施磷、钾肥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利于茶梅的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茶梅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差异,在购买时,要主动选购品质好、抗病性强的茶梅品种同时重视植物的检疫工作,杜绝病源。

2.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在发病前期,病害不严重或症状刚出现、担孢子成熟飞散之前,认真开展剪除、摘除病残物的工作,以有效减少侵染源。结合清园、修剪工作,对病株和病叶彻底清除。摘除、剪除下来的病物务必使用塑料袋装走,在带离出种植区域以后再集中烧毁或者是土埋,以减少侵染病菌的来源。

3.药剂防治要依据该病害的发生特点,科学地选用药剂进行防治。在发病早期,或者是尚未发病时,应当积极开展预防工作。管护人员在茶梅发芽前,可选择用2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喷洒,每周一次为宜。而在发病前,尤其是在抽梢展叶时,可以通过喷洒0.5%至1%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来进行防治。

在茶梅叶肿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药剂喷洒防治:80%代森锰锌500至800倍液,或75%十三吗啉乳油3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20%三唑酮+十三吗啉乳油3500倍液,或45%三唑酮·福双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至2000倍液,或50%硫磺·三唑酮悬浮剂800至10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油10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0.3至0.5波美度石硫合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石硫合剂时不能与酸性药剂混用,也不可以在间隔较短的时间内与酸性药剂先后使用。)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至1000倍液,或53.8%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70%敌磺钠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或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至600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6000至8000倍液,或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乳剂8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或10%恶醚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等。一般隔7天至10天施药1次,连续施药2次至3次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住该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几种药剂应当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推荐阅读

香草兰蜗牛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沈阳市开展2016年第二代美国白蛾飞防

吉林省白河森防站开展落叶松落叶病调查

鸡东县森防站利用赤眼蜂防治落叶松毛虫


相关内容
·夏季需要加大林木病虫害防治力度2018-07-16
·发财树枝枯病防治方法2018-06-29
·容器苗如何安全越夏2018-06-29
·天南星病虫害的种类2018-06-29
·辽宁省召开松材线虫病除治总结大会2018-06-28
·把握花卉施药时期保证其正常生长2018-06-28
·七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2018-06-28
·连云港赣榆区第一代美国白蛾飞机施药防治工作圆满结束 2018-06-27
·蚌埠市释放寄生天敌防治美国白蛾2018-06-27
·影响红叶观赏价值的白粉病症状及农药救治2018-06-27
药械产品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