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防治技术

夏季园林植物虫害的防治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张巍 日期:2010年06月07日 01:24

夏季是园林植物旺盛生长的季节,也是病虫害繁衍、危害的主要季节。由于高温,植株本身抵抗能力下降,病虫害的威胁比其他季节更大。因此,夏季也是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之一,其主要虫害有天牛、天蛾、刺蛾、螨类等。  

一、天牛  

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是以幼虫钻蛀园林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造成植株生长衰弱,严重时引起死亡。天牛种类较多,有的1年一代或2年一代,甚至3年一代,主要种类有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桃红颈天牛、刺角天牛等,它们大都在夏天羽化为成虫,取食寄主嫩叶补充营养,然后交尾、产卵。夏季是杀灭成虫的良好时机,也是防治天牛的关键时期。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带有虫卵的苗木引入。

2.加强养护措施,提高树势。如避免单纯树种连片,适时修剪、浇水和施肥等。  

3.成虫羽化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在寄主树干或大的(4厘米以上)枝条,喷施8%绿色微雷300至400倍液,可有效防治成虫,对于较严重的区域可以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再喷一次。  

4.对于已产卵的树木,可人工杀灭卵。  

5.保护天敌,如啄木鸟、花绒坚甲等。  

二、刺蛾  

刺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刺蛾科,又名洋辣子。刺蛾以幼虫取食叶片和嫩梢,体上常具有瘤和刺,被刺后可引起人的皮肤痛痒,园林中常见的种类主要有黄刺蛾、褐边绿刺蛾、扁刺蛾、双齿绿刺蛾等。

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虫茧或敲碎树干上的虫茧,减少虫源。

2.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3.幼虫群集为害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

4.幼虫3龄前选用无公害防治,如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  

5.化学防治。低龄幼虫可采用25%灭幼脲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或25%除虫脲悬浮剂2000至30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仿生农药。幼虫大面积发生时,可喷施20%速灭杀丁2000至3000倍液,2.5%敌杀死1500至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20%菊杀乳油1000至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6.植物源农药防治,可喷施1.2%苦·乳油800至1000倍液。  

7.保护天敌,如刺蛾紫姬蜂、螳螂、蝽等。  

三、尺蛾  

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害虫,又名尺蠖、吊死鬼等。夏季是国槐尺蛾第2代和丝棉木金星尺蛾发生严重的时期,国槐尺蛾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丝棉木金星尺蛾主要危害大叶黄杨、丝绵木等园林植物叶片。  

尺蛾幼虫食量大、暴发性强,如不仔细观察或防治不及时,会在1至2天内将整个植株的叶片吃光。被尺蛾咬食过的树木无叶光秃,林木一片枯黄,好像火烧,对园林苗木的生产和环境美化影响很大,同时危害性也是相当大。

防治方法

1.冬、春季人工挖蛹,灭杀越冬虫蛹。

2.越冬成虫飞翔力弱,羽化期及时捕杀。

3.杀虫灯诱杀成虫。

4.无公害防治:1600IU/毫升Bt可湿性粉剂1000至1200倍液加0.05%洗衣粉喷雾。

5.化学方法:20%灭幼脲3号1500至20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或2.5%的敌杀死2500至3000倍液等进行喷雾。  

四、毒蛾  

毒蛾类害虫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夏季园林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毒毛是毒蛾幼虫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命名的依据。毒蛾的幼虫常常色彩鲜艳,胸腹部被有长毛,具毒性,人接触后可引发皮炎,能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卵多成块状。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高龄后开始分散活动为害,将叶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仅留粗脉或食光整个叶片,从而消弱树势,致使树木死亡。毒蛾种类较多,为害园林植物的毒蛾主要有黄尾毒蛾、侧柏毒蛾、榆毒蛾、柳毒蛾、舞毒蛾、角斑古毒蛾、灰斑古毒蛾等。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1)人工采卵摘除;

(2)将枝干上的低龄幼虫摇晃、振落并杀死;

(3)清除枯叶杂物中的蛹或过冬幼虫。  

2.物理防治:利用雄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幼虫3龄前,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生物农药Bt可湿性粉剂1000至1200倍液;以及20%除虫脲悬浮剂3000至35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2000至25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仿生农药。让毒蛾中毒后在树上慢慢死亡腐烂,不直接往下掉到地面,以防掉下后伤人和污染环境。也可喷施植物源农药1.2%苦·烟乳油800至10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类4000倍液。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50%辛硫磷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至3000倍液等化学农药,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保护和利用追寄蝇、小蜂、螳螂、胡蜂、茧蜂、姬蜂、益鸟等天敌。  

5.毒蛾幼虫的毒毛能使人皮肤痛痒,在防治工作中应注意防护。

五、天蛾  

天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天蛾科,为大型蛾类。低龄幼虫取食植物叶片表皮,多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高龄后的大幼虫食量大增,可将叶片吃光仅残留部分叶脉和叶柄,严重时常常食成光干,削弱树势。树下常有大粒虫粪落下,较易发现。天蛾种类较多,为害园林植物的天蛾害虫主要有蓝目天蛾、豆天蛾、葡萄天蛾、榆绿天蛾、霜天蛾等。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1)冬季翻土,蛹期可在树木周围耙土、锄草或翻地,杀死越冬虫蛹;

(2)利用幼虫受惊易掉落的习性,在幼虫发生时将其击落,或根据地面和叶片上的虫粪,人工捕杀树上的幼虫。  

(3)幼虫入土后或成虫羽化前,在寄主周围地面喷施50%辛硫磷,以毒杀土中虫蛹。  

2.物理防治:利用天蛾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无公害防治:幼虫3龄前,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1000至1200倍液,既保护各种天敌,又防止污染环境卫生。  

4.化学防治:3至4龄前的幼虫可喷施20%除虫脲悬浮剂3000至35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2000至25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仿生农药。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50%辛硫磷2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至3000倍液等药物,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保护螳螂、胡蜂、茧蜂、益鸟等天敌。

六、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别名秋幕毛虫、美国白灯蛾、秋幕蛾等。1979年在我国辽宁首次被发现,又蔓延至山东、陕西、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有一定蔓延严重的趋势。  

美国白蛾食性极杂,幼虫吐丝结巢群居300多种植物。主要危害悬铃木、白蜡、椿树、泡桐、金银木、山楂、桑树等园林植物。  

美国白蛾以幼虫取食植物的叶片,1至2龄的幼虫一般群居在吐丝结成的网幕中,在叶的背面啮食叶肉,残留叶片上表皮及细叶脉,被害叶呈纱窗状,仅个别嫩叶被咬成小洞;3龄幼虫可将叶片咬透,呈小孔洞。  

随着虫龄的增长,幼虫不断将网幕增大以扩充食料。常见的网幕长1米左右,大的网幕可从树梢向下拉到树干的基部,长达3米以上。一棵树上的网幕有几个到十几个,多的达200多个。网幕把树叶及小枝条缀连在一起,内有大量虫粪、幼虫和幼虫脱的皮壳,对树木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4龄后幼虫分散成小群体蚕食叶片,5龄后幼虫爬出网幕单独活动、取食,直到植株叶片全部被吃光。同时幼虫向附近的大田作物、蔬菜、花卉和杂草等植物上转移危害。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1)加强检疫工作。对来自疫区的苗木、接穗、花卉、鲜花、果及包装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等必须严格检疫。  

(2)做好虫情监测。一旦发现害虫,应尽快查清发生范围,并进行封锁和除治。幼虫不要随意乱丢弃,应就地有销毁,以防蔓延。  

(3)人工剪除网幕;围草诱蛹;灯光诱杀;捕杀成虫。  

2.生物防治:释放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按1头白蛾幼虫释放3至5头周氏啮小蜂的比例,将茧悬挂在离地面2米处的枝干上。  

3.无公害防治:对3至4龄前幼虫喷施Bt乳剂,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2000至3500倍液;或喷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4.化学防治:对于低龄幼虫,使用1.2%烟参碱乳油1000至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对4龄前幼虫使用20%除虫脲悬浮剂6000至8000倍液,灭幼脲类具有持效期长且抗雨水冲刷的特性,持效期达1个多月,喷后半小时遇小到中雨都无妨。在美国白蛾破网后喷此类药防治效果差些,凡是吃到药的虫不能蜕皮或化蛹,对停止取食的老熟幼虫无效。也可使用20%米满胶悬剂1500至2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2000倍液等仿生农药进行防治。对于幼虫发生危害严重的地段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另加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混合后进行防治。

七、叶螨  

叶螨也叫火龙虫、红蜘蛛。螨虫不是昆虫,属于叶螨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叶螨聚集在植物叶片背面,成虫、若虫用口器刺入叶内吸吮汁液,常造成植物叶片叶绿素受损,叶片密集细小的灰黄点或斑块,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甚至因叶片落光造成植株死亡。  

叶螨个体很小,体长一般不超过1毫米,呈圆形或卵圆形,桔黄或红褐色,因此又称红蜘蛛。叶螨是危害叶片的主要害虫,也属于刺吸植物枝叶的害虫。  

叶螨可通过有性繁殖,也可孤雌生殖,以卵或受精的雌成虫在树皮缝隙或土壤中越冬。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可达10余代,多则20至30代。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繁殖迅速。气温20℃至30℃最适宜,5天左右即繁殖一代、世代重叠。  

防治方法:

1.搞好预测预报,及时检查叶面叶背,最好借助于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为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为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关键。  

2.去除病虫枝及清除杂草,集中烧毁,发病时灌水以消灭越冬虫源;

3.螨量不影响树木生长时,可喷清水冲洗。

4.虫害发生严重(6至7月份)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虫螨克星、齐螨素、虫螨克、虫螨光、爱福丁)7000至9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速螨酮、灭螨灵、杀螨尽)2500至3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忌用敌敌畏杀灭螨类,敌敌畏对螨类有刺激增殖的作用。不要用菊脂类农药,它对螨类防治无效。  

5.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推荐阅读:

百日草神泽氏叶螨

桑刺尺蛾

黄连木尺蛾

二斑叶螨


相关内容
·夏季是绿化苗木病虫害高发季节2018-07-26
·人工林比天然林更容易发生病虫害?2018-07-24
·七月注意防治苗木树叶细菌性病害2018-07-24
·青海发布夏季林业有害生物暴发预警2018-07-24
·夏季需要加大林木病虫害防治力度2018-07-16
·病虫害防治气象预报2018-07-16
·发财树枝枯病防治方法2018-06-29
·广饶县园林绿化处多措并举加强夏季绿化管理2018-06-29
·容器苗如何安全越夏2018-06-29
·酷热夏季栽培幼龄桃树3要素2018-06-29
药械产品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