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防治技术

黄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来源:华夏园林网 作者: 日期:2010年07月20日 09:11

黄栌黄萎病

症状:叶片萎蔫,一种是叶片从边缘向内逐渐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部分或大部叶片脱落。还有一种是初期叶片不失绿,叶片失水萎蔫,自叶缘向内干缩、卷曲,后期才变焦枯。根、枝的横切面边材部可见褐色条纹,剥皮后可见向褐色病残线。花序萎蔫干枯,花梗皮下可见褐色病残。

病原及发病规律:真菌。半知菌的大丽轮枝孢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黄栌黄萎病菌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一至少可存活2年。从黄栌根部直接侵入或通过伤口侵入。土壤中病菌愈多,发病愈严重。土壤含水量少时病害严重。

防治办法:

(1)拔除病株销毁。

(2)在苗圃实行轮作3年以上。

(3)土壤处理,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浇灌,每平方米36千克,然后用薄膜盖住1-2周,揭开3天以后再用。

黄栌白粉病

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白色针尖状斑点,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斑。病斑周围呈放射状,至后期病斑连成片,叶面上布满了白粉。受白粉病危害的叶片组织褪绿,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使叶片干枯早落。秋季叶片上逐渐形成黄色至黄褐色,最后变黑褐色的颗粒状物,为病原菌的闭囊壳。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或枝条上越冬,亦可以菌丝形式在芽内越冬。翌年夏初闭囊壳吸水开裂放出子囊孢子,菌丝体直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传染,生长季节以分生孢子进行再传染。一般五六月降雨早,发病亦早,反之则延迟。七八月降雨量的多少,决定当年病害的轻重,黄栌白粉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之后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至8月上旬,病情发展缓慢,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病情发展迅速。

黄栌白粉病由下而上发生。病斑首先出现在1米以下枝条的叶片上,之后逐渐向树冠蔓延。黄栌植株根部往往萌生许多分蘖,幼嫩组织多,下部叶片离越冬菌源最近。植株密度大,通风不良发病重;生长在山顶的树比生长在窝风的山谷中的树发病轻;黄栌生长不良发病重;分蘖多的树发病重。

防治措施

①减少侵染来源。秋季结合清园彻底扫除病落叶,剪除病枯枝条并烧毁;地面喷撒硫磺粉,以消灭越冬病原。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抗病性;春季及时剪除分蘖,减少发病部位。

②药剂防治:黄栌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菌源。发病初期,喷施15%可湿性粉锈宁800倍液,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
 

推荐阅读:

菊花黄萎病

金盏菊黄萎病

九里香白粉病

黄刺玫白粉病


相关内容
·夏季是绿化苗木病虫害高发季节2018-07-26
·人工林比天然林更容易发生病虫害?2018-07-24
·七月注意防治苗木树叶细菌性病害2018-07-24
·青海发布夏季林业有害生物暴发预警2018-07-24
·夏季需要加大林木病虫害防治力度2018-07-16
·病虫害防治气象预报2018-07-16
·发财树枝枯病防治方法2018-06-29
·容器苗如何安全越夏2018-06-29
·果树病虫害治理,该如何选择农药?2018-06-29
·天南星病虫害的种类2018-06-29
药械产品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