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致力于草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2024年在云南首次开展草类植物航天育种。航天育种是一种将传统的生物育种技术与现代航天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育种方法。它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太空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因素,如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和弱磁场等,对植物种子或微生物进行处理,从而诱发它们的基因发生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会导致生物体产生一些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新性状,进而为培育新品种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
我国优质、抗逆牧草品种稀缺,急需开展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截至2020年,通过航天诱变育种培育的牧草新品种5个,培育的新品种在甘肃、黑龙江、山东等地均有种植推广。中天1号紫花苜蓿是由神舟三号飞船搭载的紫花苜蓿种子为基础材料选育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多叶率达35.9%,干草产量平均为每亩1035.33千克,比对照平均高产12.8%,国家区域试验最高干草产量达每亩1789.9千克。粗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0.08%,达到我国苜蓿干草捆分级国家标准的一级等级。
2024年9月27日18时30分,编号为YN-007的搭载货包随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24年10月11日10时39分,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着陆回收。2024年11月6日,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对从编号为YN-007的搭载货包中取出的申请人搭载的种子进行了查验,经查验确认,申请人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搭载的种子梅氏画眉草、白三叶等植物种子共计180克。种子回收后,将采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培育出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有较好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的新品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云南生态安全和草产业发展提供核心种源支撑。
梅氏画眉草和白三叶在我国有广泛的推广前景。梅氏画眉草为多年生禾本科优良生态草,可用于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堤岸防护、矿山修复等;白三叶为豆科优良牧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抗寒耐热,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上均能适应。
(来源:云南省林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