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管理

  绿水青山间的自然大课堂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杜华 日期:2025年04月10日 10:10

巍巍神农架,华中第一峰。在这片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以“物种基因库”的独特禀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自然教育高地。

立体科普体系构筑生态教育矩阵

走进神农架官门山自然展览馆,4D弧幕影院正播放着金丝猴种群演化的相关视频;大九湖湿地馆的数字沙盘前,游客通过手势操作就能直观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2024年,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投入1900万元实施科普场馆提质工程,建成生物多样性数字博物馆,21块交互式触摸屏将7400余种动植物信息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数字图谱。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戴光明介绍,园区构建的“天地空”立体科普网络,整合六大景区、七大展馆、117万平方米科普展示区,形成室内外联动的教育空间。特别在木鱼坪新建的生态文明建设馆,通过声光电技术还原森林碳汇过程,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创新实践培育生态文明新生代

2024年9月,第五届“神农架杯”观鸟赛吸引了全国23个省份的65支队伍参赛。参赛者在金猴岭记录到褐头鸫新鸟种,将神农架鸟类名录刷新至470种。这场观鸟盛会折射着神农架自然教育创新的多维探索。

神农架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

“我们打破传统课堂边界,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敬元说,神农架2024年开展了52场“四进”科普活动,把课堂搬到林间溪畔:在武汉外国语学校,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培训让学生掌握野生动物调查方法;广州执信中学的“云课堂”里,千里之外的学子通过5G直播观察金丝猴社群行为。这种“理论+实践+数字化”的教学组合,将科普活动带进30万青少年的校园生活。

国际合作谱写生态保护协奏曲

2024年5月,“一带一路”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全球生态安全评估报告》将神农架生物廊道建设经验纳入国际标准体系。这背后是深度国际合作的交响:与德国灵长类研究中心共建金丝猴保护实验室;同世界自然基金会开展旗舰物种监测;接待67名国际实习生参与野外科研。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国际国内合作办公室负责人向红荣表示,生态保护需要全球智慧。通过建立姊妹公园联盟、参与全球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神农架已与24个国家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科普新高地

在大龙潭金丝猴科普馆,新安装的动物行为模拟系统正实时解析猴群通讯信号。2024年完成的展馆升级工程,将AR技术与实体标本结合,游客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物种的3D模型和生态数据。这种“硬科技+软科普”的模式,使科普传播效率提升40%。

新媒体矩阵建设同样成效显著:《深山寻猴记》系列点击破百万,慢直播“云端巡护”吸引500万网友在线守护绿水青山。线上线下融合的传播体系,让生态保护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社区共治绘就绿色发展同心圆

“科普教育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社区事务工作科科长梅拥军介绍,年内开展的100余场社区培训,让周边居民变身“生态导赏员”。下谷乡土家族村民覃大姐经过系统培训,现已能熟练讲解当地特有植物珙桐的保育知识。这种“科研机构+原住民”的协作模式,既提升了社区参与度,又推动了生态旅游。

站在新起点,神农架正以建设“世界一流生态博物馆”为目标,持续完善政府主导、科技支撑、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的自然教育体系。当更多人在这里读懂生命密码、感悟生态智慧,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也悄然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相关内容
·青海第2号总林(草)长令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2025-04-18
·江苏召开专题会议推进深化集体林改试点工作2025-04-18
·广西部署2025年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工作2025-04-18
·浙江加强林业碳汇和国家储备林技术指导2025-04-18
·​江苏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蓬勃开展2025-04-18
·科考队赴“中国白鹤之乡”吉林镇赉开展鹤类调查2025-04-18
·山西:推动“四库”联动2025-04-18
·安徽:春江水暖“鳄”先知2025-04-18
·成都花经济活力十足2025-04-18
·新疆于田的玫瑰治沙又致富2025-04-18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