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龙江森工林区各地的设施棚室内生机盎然,一项项智慧农业技术落地生根。作为龙江森工集团“九个一”重点产业工程,龙江森工林区“一棚果”产业正以多元化发展态势,逐步构建具有森工特色的森林果蔬产业体系,为林区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在柴河林业局有限公司332亩的果蔬基地里,约2.8万株柿子藤上挂满了果实,5000余株茄果类蔬菜正进入分批采摘阶段。“我们的采摘期从现在到10月初,比露天种植延长近3个月。”柴河局公司兴林林木种苗经销处副经理孙海荣介绍,依托棚室优势,公司的森林果蔬不仅直供牡丹江周边商超与农贸市场,更通过“北菜南运”渠道远销南方。公司还打造集生态采摘、旅游观光、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生态创新园,让“一棚果”四季“生金”。
而在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的智慧农业园内,一排排种植槽中,营养液缓缓流动,精准喂养着芹菜、生菜、枸杞等水培蔬菜。“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全由系统智能调控。”技术员董春富指着电子屏介绍,水培蔬菜每30天进行一轮采摘,从大棚到商超仅需2小时,无土、无农药的品质让订单持续不断。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龙江森工集团还积极推广菌菜轮作、果菜间作等复合生产模式。兴隆局公司作为集团探索菌菜轮作模式的首批试点单位,2024年底,将68栋果蔬种植冷棚改造成既适合森林果蔬种植,也适宜羊肚菌生长的大棚。
“这里的羊肚菌色泽鲜亮、肉质厚实,是优质食材。”辽宁兴民农产品加工厂负责人专程到兴隆局公司验货采购,对羊肚菌的品质赞不绝口。
目前,兴隆局公司正积极与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建立长期供应关系,并借力互联网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龙江森工集团通过山下建示范、山上建基地的方式,逐步形成了以2677栋设施棚室为主体的森林果蔬产业体系。山下示范园区做技术展示、培训推广,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林区职工;山上基地则依托林区丰富资源,扩大种植规模,保障产品供应。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投入,统一规划布局,扩大产业规模,优化种植品种,规范栽培技术。同时,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龙江森工集团林农产业部副部长赵桂安说。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