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中彝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有中药材种类712种,是云南省首批认定的“云药之乡”。近年来,双柏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彝医药产业,探索多种促农增收模式。
截至2024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4.75万亩,种植品种涵盖茯苓、白扁豆、金银花等61个,中药材产量约15万吨,中彝医药产业年综合产值达54亿元。
规划引领 项目带动
聚焦打造政策优、服务好、效率高的中药材产业,双柏县出台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配套制定《关于推动中彝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和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中药材产业发展以云茯苓为主。
双柏县成立专班,统筹协调发改、农业农村、工信等多部门资源,在项目审批、资金调配、要素保障等环节开通绿色通道。大抓投入机制建设,统筹涉农财政资金,完善财政项目扶持和奖补等政策,支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衔接、生态农业、科技支撑等项目资金重点向中药材产业倾斜。同时,探索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保险,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撬动更多资金投入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发建设。
双柏县还谋划了多个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中药材产业与乡村振兴、养生养老、观光体验、康养旅居等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林药共生 林光互补
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双柏县坚持在林下找空间、向林下要效益,推广“乔木+药材”“灌木+药材”等立体种植模式,探索国有林地、集体林地和退耕还林地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全县建成各类中药材种植样板基地38个。
爱尼山乡入选第11批全国“一村一品”(中药材)示范村镇。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7.3万亩,其中林下种植4万亩,年产值达1.45亿元。石咢嘉镇红山村推行“核桃+黄精”立体种植模式,种植面积超1200亩。2024年,红山村采挖黄精实现产值超3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2万元。石咢嘉镇被认定为全国特色产业(中药材)强镇。
根据气候和立地条件,双柏县探索实施“林光互补”发展模式,在光伏板下种植紫丹参、白扁豆等耐阴中药材,并同步发展畜牧养殖。
以发展“板下经济”为切入点,双柏县森态农业投资集团发展有限公司与光伏项目企业深度合作,在大庄镇木樟郎、海资山等光伏区规划种植紫丹参2200亩,亩产值预计约1万元,可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科研创新 集群发展
为从源头增强中药材产业核心竞争力,双柏县持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组建道地药材(茯苓)创新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养生实验室云南分中心,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站8个、博士工作站4个。规划建设年产达2亿袋的茯苓种质资源库与良种繁育基地,开展种质改良、品种提纯及新品种选育推广。
紧扣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双柏县构建多元产品矩阵,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全县共有中药材种植户1.35万户,生产经营主体29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户,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
双柏县在双柏文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立刘铜华专家工作站,研发中药保健品,并启动道地药材切片生产线建设。引入云南泰华丰功药业有限公司建成年产6000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建成标准化产地加工中心。深化与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合作,云南白药茯苓一品一链产地仓即将建成投产。联合华润现代中药(昆明)有限公司打造茯苓全产业链,创建茯苓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基地。
同时,双柏县打造“康养双柏”特色品牌矩阵,建成双柏县中彝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开设全省首家“一方四季”中药饮品本草养生店,并谋划医养融合示范项目,打造“医养+康养+森养+旅居”深度融合的中彝医药全产业链条。
联农带农 多元增收
产业兴旺最终落脚在惠农富农。双柏县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培育更多“家门口”的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国有林场+联农带农”。以国有林场为主体,整合采伐剩余物与伐桩资源,科学规划建设茯苓标准化种植基地,探索“伐桩种植茯苓”技术,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目前,国有林场林下种植茯苓4.6万亩。
“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农带农。云南妙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云南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探索以杉木、桉树、冬瓜木、菌草替代云南松,推广林下仿野生种植茯苓技术,并与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对困难农户给予种苗补贴,形成“种、管、收、销”一体化服务体系。2024年,带动960余户农户发展林下种植茯苓超1万亩,户均增收约5000元。2025年着力打造4个千亩级连片种植基地,同步建设茯苓初加工中心。
“国储林+中药材+康养旅居”联农带农。依托资源优势,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契机,加快建立“林权流转+劳务返包+产业收益+盘活资产”联农带农模式,采取“合资公司+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探索创新“国储林+中药材”“国储林+康养旅居”等多元发展模式,以“国储林+”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国储林项目新建茯苓、黄精等道地药材种植基地9800亩,预计带动周边2000户农户每户年均增收1.8万元。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