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日前,厦门市第二届市树市花市鸟主题活动——三角梅主题展暨2025年同安红三角梅盆景非遗传承展,在厦门市同安区超之然园艺基地拉开帷幕,共展出优秀盆景作品的150件。

热心主播现场直播
在展区齐腰高的展台上,一盆盆形态各异、匠心独运的三角梅盆景各展娇姿。有的桩材硕大,虬曲古朴,尽显岁月沧桑;有的根干古雅清奇,枝头花繁叶茂,展现勃勃生机。每一件作品,不仅凝聚了创作者多年的心血与智慧,更生动诠释了三角梅作为厦门市花近四十载的深厚文化积淀。

同安红三角梅盆景制作技能竞赛现场
三角梅以其品种丰富,苞片色彩绚丽,花期绵长、花量巨大而深受人们喜爱。其中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引种的三角梅品种‘同安红’,更以其火焰般纯净炽烈的红色和花朵繁密簇拥的独特风姿,从众多三角梅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厦门广泛种植的明星品种。

现场展示的优秀盆景:小叶紫三角梅垂柳式水旱盆景“柳岸闻莺”
自1986年被正式确立为厦门市市花以来,三角梅历经近四十年的培育与发展,已深深植根于厦门的城市文化与景观风貌之中。更因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深厚的文化价值,于2015年6月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并在2024年正式入选厦门市同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完成了从园艺花卉到文化载体的华丽蜕变。
业内流传着“养花的尽头是三角梅,养三角梅的尽头是三角梅盆景”的说法,足见三角梅盆景的至高地位。

现场展示的优秀盆景:小叶紫三角梅提根式盆景“蹉跎岁月皆芳菲”
据厦门市超之然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同安区花卉盆景协会会长陈笃超介绍:同安红三角梅盆景造型多样,涵盖直干式、斜干式、双干式、曲干式、卧干式、水旱式、临水式、悬崖式、提根式、附石式、垂枝式、风动式等十多种经典造型,其艺术结构强调布局均衡、线条流畅、层次丰富,注重虚实结合与刚柔相济,充分体现中国盆景艺术中的节奏感与优美意境。

现场展示的优秀盆景作品:小叶紫三角梅卧杆式盆景“老骥伏枥志千里”
近年来,该协会持续推动盆景“年功”的培养与技术积累。依托同安红三角梅萌发力强、生长较快和耐修剪的优良特性,长期实践形成了以修剪为核心、蟠扎为辅助的独特造型技法体系。“创作初期,我们通常借助金属丝为幼树绑扎定位,构建基本骨架。随后,再通过持续数年至几十年的耐心修整与精心养护,才能逐步塑造出根干苍劲、枝干过渡自然、树冠茂密且层次分明,实现四季赏花的艺术精品。”陈笃超说。

现场展示的优秀盆景:同安红三角梅大树式盆景“壮志凌云”
这种持之以恒的技艺投入与艺术淬炼,在承继传统盆景美学的基础上,巧妙融汇了当代人文理念与植物生态特征,强化了作品的意境表达与文化内涵,彰显出匠人们个性鲜明的创作风格。正是基于这套成熟而独特的技艺体系,《‘同安红’三角梅盆景制作技艺》于2024年被正式认定为同安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现场展示的三角梅微型盆景组合“画舫春色”
据了解,以“‘梅’飞凤舞·悦动鹭岛”为主题的本次三角梅盆景非遗传承展,由厦门市市政园林局主办,同安区农业农村与水利局、厦门市绿化中心,厦门市林业工作站作为指导单位,厦门市花卉协会、厦门市同安区花卉盆景协会承办。共展出由厦门市花卉协会、同安区花卉盆景协会会员选送的小叶紫三角梅垂柳式水旱盆景“柳岸闻莺”、 提根式盆景“蹉跎岁月皆芳菲”和微型盆景组合“画舫春色”优秀盆景作品150件。“这些盆景充分体现了中国盆景艺术特有的节奏感与深远意境。每一件作品都是时间与技艺雕琢的结晶。”陈笃超说。

现场展示的三角梅微型盆景组合“八仙雅韵”
当天展览期间举办的同安红三角梅盆景制作技能竞赛,是本次活动的一大看点。选手们同台竞技,巧手翻飞,将修剪、蟠扎、塑形等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竞赛不仅为盆景匠人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心得的平台,更激发了年轻一代对传统盆景技艺的兴趣。

现场展示的小叶紫三角梅临水式盆景
持续至10月8日的本次三角梅盆景非遗传承展,不仅集中呈现了三角梅盆景制作的精湛技,也为国庆佳节献上了一场融合植物美学、盆景技艺与非遗文化的艺术盛宴。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