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21日消息: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沈妙根及其合作者,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遥感植被指数数据和蒸腾作用数据,结合区域气候模式及地表能量平衡模型,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植被活动和气候的相互作用。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敏感,又会对气候系统产生反馈,是多圈层耦合过程中的关键因子。针对其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学界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仍有争议。
科研人员发现,近30年来,随着青藏高原持续变暖,遥感观测显示高原生长季植被活动呈持续增强趋势。增强的植被活动降低了地表生长季白天温度,对生长季夜间温度的影响不显著,总体上降低了局地生长季平均温度。这种局地降温效应,主要是由于植被增加导致局地蒸腾作用增强,从而降低了地表能量。不同于北极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正反馈”作用,青藏高原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形成了“负反馈”。高原植被对气候的这种“负反馈”作用,表明我国政府在青藏高原实施的“退牧还草”等植被恢复措施有助于减缓当地气候变暖。
本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机制,为探讨青藏高原多圈层耦合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提供了新的思路,进一步丰富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知识体系。
推荐阅读:
黑龙江:“三步走”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中科院评估报告:西藏高原生态系统总体趋势良好
环保部:部分区域近10年生态系统变化剧烈
深圳龙岗将打造“山环水润城融”生态系统
(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