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7日消息:昨天,杭州市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李王桥”断了。原因是多日暴雨导致桥梁金刚墙内填土吸水膨胀,东北侧金刚墙部分倒塌,带动部分拱券和桥面松动垮塌。李王桥,又名“欢喜永宁桥”,系单孔拱形石桥,长47米、宽6.5米、高7.5米,桥栋上安有石狮8只,现位于杭州市下城区上塘河上,是杭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直到老桥断了,大家才意识到它是文物。
或许这是好事?
老桥是凌晨3点多断的,所以这里一早就围满了人。当然少不了围观的人,也还有上班的青年、买菜的老人,他们准备像往常那样通过老桥走到对岸,但是今天(7月6日)突然不行了。
怎么办?改道,绕远吧。
附近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这座桥的存在,有个大伯说,“这座桥对方圆3公里的居民都非常方便。”
很少有人把它当作“文物”来看,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它是文物。这座桥对于当地人而言,是生来就在的老桥,融进生活的、不起眼的老桥,叫它“文物”反倒有些别扭和生疏。而据了解,老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已经文物备案。
直到新闻发出,他们才发觉这老桥陪伴了自己多少时光,再见这座桥时,便更加亲切起来,也更加紧张它的损毁消失。
河两岸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都赶到现场,安排维修事宜,迅速运来建筑材料。
李王桥,断不了。
手记:
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报告,我国约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登记消失,此次普查始于2007年4月,止于2011年12月。如今,距普查结束已有近6年的时间了,文物消失事件每天都在发生,数据或仍在往上升。而最让专家无奈的是,一些民众对文物保护的漠然与不认可——“时代变了就是变了,保护没意义”。
全国近8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可能全部由政府保护,社会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而要通过社会力量将文物活化,必须在文化之外兼顾功能,充分而适当地挖掘其使用价值。近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燕海鸣表示:“应该允许社会资金在投入保护文物的同时,享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进行‘适应性再利用’,即在不破坏文物建筑的原则上,允许改变原有用途,选择合理方案,为其再度找到吸引人的功能。”
而从附近民众的反应来看,“李王桥”没有这一困扰。此外,杭州市文物保护技术与时俱进——数字化管理,“李王桥”正是杭州“天地一体”不可移动文物实时监测系统的试点处。因此,“李王桥,断不了”。
* 不可移动文物:或称古迹、史迹、文化古迹、历史遗迹,是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具体遗产或遗址,包含古建筑物、传统聚落、古市街。
推荐阅读:
北京:中轴线绿化带复建古桥新“天桥”下月亮相
北京:中轴线绿化带复建古桥 新“天桥”下月亮相
陕西:西安发现880米长秦汉时代的古桥
宁波:两棵古树抱太紧望春古桥吃不消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