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1日消息:本报记者专访70岁高龄的广场花篮设计师王绥枝。从设计到施工 广场巨型花篮怎样诞生?
选花材:“焦点花”首次用红掌
花篮里的仿真花姹紫嫣红,十分壮美,这背后凝聚着设计团队的努力,今年已经70岁高龄的王绥枝就是其中之一。8月初,王绥枝和设计团队开始考虑广场花篮的设计思路。当时已经明确,今年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仍采用巨型花篮造型,设计主题要紧扣“改革开放40周年”。如何将花坛效果与设计主题相契合?王绥枝与设计团队成员们一起动开了脑筋,他们首先在花材的选择上下了一番功夫。
花篮里最重要的花被称为“焦点花”,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一枝。另外顶部还有一枝,是整个花篮里尺寸最大的。“以往我们选择中国传统花材——牡丹作为焦点花,今年为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首次选用红掌,并用许多红掌组合成一朵大花。”王绥枝说,在中国插花使用的花材中,红掌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它最能体现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一片片红掌宛如一颗颗红心,寓意红心向党、团结凝聚在一起,与花坛主题十分契合。
记者了解到,花篮内选择的花材都有非常美好的寓意。同样为今年首次使用的康乃馨,被称为“母亲花”,花艺师借此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祝福。花篮内还有向日葵、兰花、月季、玉兰等富有吉祥寓意的花卉。
做小样:中国花艺大师亲自操刀
自上周六凌晨开始,天安门广场变得繁忙了起来,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组装“祝福祖国”大花篮。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里摆花坛,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花坛体量巨大,花篮篮盘直径达到15米,高度超过15米,再加上工期短、时间紧迫,必须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
记者发现,在广场大花篮花材组装插制过程中,旁边一直摆放着一个“小样”——缩小版的大花篮。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标着序号,与实际拼插的仿真花逐一对应。原来,这个“小样”是北京花木公司设计团队提前制作的,现场吊装就在“小样”的基础上完成。
王绥枝是中国首批插花花艺大师,自1973年开始,她就在北京花木公司从事插花花艺工作,迄今已有45年。近几年广场中心花坛的花篮“小样”,都是由王绥枝亲自参与并进行指导。
“小样的尺寸是广场巨型花篮的二十分之一。”王绥枝用手指着最中间的一朵月季花说:“这是整个花篮最中间的一枝,也是插放的第一朵花,它决定了花篮的高度。”随后,插放四枝由红掌组合而成的焦点花,分布在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方向。“四枝焦点花的位置必须很正,决定大花篮前后左右的宽度。”其他花材则要凭借花艺师丰富的插花经验,确定位置和姿态。既体现出花材的丰满,又表现出线条的灵动。“从最终效果看,整个花坛端庄又不失活泼。”王绥枝说。
调姿态:蹲着看,站着看,还要转圈看
巨型花篮摆放在天安门广场上,万众瞩目,地位十分特殊,因此对插花效果的要求也极其严格。制作“小样”的过程中,王绥枝要时不时地蹲下身子,“一般插花可没有这样做的”。王绥枝笑着说,“广场中心花坛顶高达到17米,由于有篮肚和基座,花篮要高出地面6米左右,相当于摆在二层楼顶上,人们要仰视它,所以我得经常蹲下来看看效果。”
不仅要蹲下身子仰视,还要挺直身子俯视。“因为考虑到有航拍,从天上看如果花篮中间有个大窟窿,肯定不行。”除此以外,王绥枝还要绕着桌子转着圈儿地看、站在远处看,保证从各个角度观看都不能有空隙,花朵的大小、颜色、姿态都保持协调。“需要经过多次调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小样”制作完成后,再选取其中18枝能体现出花篮整体轮廓和焦点区域的主要花材,依据其姿态,人工复制出另外一套模型。记者了解到,这套模型与“小样”不同,花杆换成了纯不锈钢材质,不再插在花泥上,而是焊接在篮体上,保证牢固性。随后,用电脑扫描这18根茎,将位置、姿态等信息转换成3D定位数据,录入系统。到了天安门广场,在定位设备的帮助下,完成广场巨型大花篮内18枝大型主花的吊装与焊接。然后再参照小样,一个完整的大花篮就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推荐阅读:
重磅:1500名景观规划设计师11月齐聚美丽山城
私家花园设计师该如何成长
景观设计师李亚鹤——设计源于生活
城乡景观建设需要优秀设计师和艺术家参与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