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管理

  西昌现代花卉产业园:花卉产业助力百姓做农场主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贺霞婷 日期:2018年10月30日 09:40

中国园林网10月30日消息:10月28日,记者随网络扶贫凉山行活动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现代花卉产业园区进行采访。温度 21.83摄氏度,湿度 96.69%,光照2.94klx( 千勒克斯,光照单位),在温度和湿度都恰到好处的温室大棚里,荷兰引进的红掌花,玫瑰花正大片地盛开着。


这里是西昌花卉产业园的温室大棚。

园区自 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通过持续不断的招商引资,吸引了来自北、上、广、深、台湾地区及省内的 14家骨干企业入驻园区,流转土地 4000亩,累计投入资金 5.2亿元,建成设施大棚 125万平方米,年出圃各种盆花 1100余万盆,实现产值 1.9亿元,解决2300多名当地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年增收 4600余万元。

可以说西昌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让当地的农民直接受益。

在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园区与当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集中成片流转农户土地建设示范园区,与园区周边农民、尤其是贫困户签订劳动合同,让贫困户能够到花卉产业园就业。

兴盛乡的刘永才正在给今天即将发往成都的玫瑰装箱,这样一箱里有 32盆玫瑰花,一天要发 150箱。

刘永才以前的收入主要靠种地,风吹日晒,每年的收入最多两万。来了这边以后,有经验的师父会带着他上手,教给他种植花卉的技术,大棚的工作环境还能让他免受风吹日晒。

如今他每年的收入至少 3万,这还不包括每年土地流转出去给他带来的租金收入。

数据显示,刘永才所在的园艺公司先后为 500多名山区贫困农民提供了就业。除此之外,每年支付给农民的土地租金也近 200万元,安置农民工就业约 1000人,年支付农民工工资 2000万余元。

更重要的是,除了给当地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产业园还注重教给他们花卉种植的技术,并采用企业提供种苗,农民自己种植和销售的模式,鼓励农民们自己创业增收。

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已经有十多户农民学习了技术后,自己回家开办家庭农场,产值达到了上千万。

下一步,西昌花卉产业园区还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西昌特色花卉产业上档升级,拓展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使之成为贫困群众技术培训、就业的示范基地,成为中国产业扶贫的样板项目和引领全国高端花卉发展的风向标。


推荐阅读:

2018中外记者看惠济:聚焦河南花卉产业蓬勃发展

安徽省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

呼图壁县苗木花卉产业“领航”绿色经济发展

萨地克于孜乡助力贫困农户发展花卉产业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内容
·浙江天台致力做大做强黄精产业2021-12-09
·北流中草药种植大步走2021-11-19
·龙泉千亩山林种下黄精赚“黄金”2021-11-16
·应启敏: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2021-11-09
·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前景看好2021-07-20
·上海拟开展林下地被种植试验2021-05-21
·让“上海花卉”成为“生态之城”新名片2021-01-11
·河南: 绿化苗木种植产业“吸金”能力强2020-12-09
·浙江省林业局大力推进林业种苗花卉高素质农民培训2020-12-04
·云南:2019年花卉总产值751.7亿元2020-11-27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