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管理

  海绵城市:改善水环境的“绿色途径”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戴正宗 日期:2019年04月12日 09:44

中国园林网4月12日消息:目前我国城市水生态形势依然严峻,“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水问题仍然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海绵城市建设所涉及的生态建设理念,是统筹解决城市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绿色途径”。

近年来,在“人水和谐”理念正确指引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水生态整体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在京参加“2019(第17届)水业战略论坛”的与会者认为,目前我国城市水生态形势依然严峻,“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水问题仍然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海绵城市建设所涉及的生态建设理念,是统筹解决城市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绿色途径”。

我国城市水生态形势依然严峻

在两次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水务产业与水生态整体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造成了目前人水之间的不和谐。

近年来,我国水务产业实现了治水思路的重大转变,确立了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据了解,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坚持“人水和谐”理念,注重给洪水出路,从围湖造田、与水争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封育保护和综合治理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相协调。

“在‘人水和谐’理念正确指引下,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我国城市水生态整体环境质量。”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傅涛介绍,从2002年至今,我国水务产业经历了17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两次浪潮。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至今为我国污水处理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政策助力下,以特许经营权与BOT(建造—运营—移交)模式为代表的第一次浪潮,助推国内水务企业成长壮大。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掀起了水务产业发展的第二次浪潮,财政部推广运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我国水务产业兴旺发达、水生态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在两次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水务产业与水生态整体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造成了目前人水之间的不和谐。”阳光资产首席战略官邱晓华对记者说,“水多”是指我国南方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水少”是指我国北方经常缺水,在全国700多个城市中,有将近6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水脏”是指多年以来我国不重视水体保护,水污染问题特别是黑臭水体问题比较突出;“水浑”是指我国每年由于经济社会活动造成的土石移动,导致江河湖水含沙量越来越高,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趋势没有根本性改变,直接威胁城市饮用水安全。

与会者认为,由于人口的增长,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左右降至1800立方米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量将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

建设海绵城市,改善城市水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就是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生物治理措施,着力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构建良性水循环系统,让城市更加绿色、生态、宜居。

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而水是城市的命脉和灵魂。对城市水环境,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其质量好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改善我国城市水环境?与会者认为,海绵城市是统筹解决城市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绿色途径”。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海绵城市建设,就是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生物治理措施,着力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构建良性水循环系统,让城市更加绿色、生态、宜居。

为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步伐,中央财政2015年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根据《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具体补助数额将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张悦介绍,2015年全国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江苏、安徽、辽宁等省还印发了指导意见,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海绵城市建设将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

“作为解决城市水生态的重要抓手,海绵城市建设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持续推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告诉记者,自2013年中央提出建设海绵城市以来,近几年全国很多地方掀起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从住建部2019年公布的10大工作重点来看,海绵城市建设仍将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住建部今年要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排水防涝设施补短板工作力度,制定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

“解决城市水生态问题,既是海绵城市建设现实的需求,更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王家卓表示,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城市管理者要加强规划建设管控,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措施,使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水系等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使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推荐阅读:

2025年,遵义市将建成山水生态城市

山东实施地表水生态补偿制度

西宁市水生态安全格局初步显现

泸州:坚守水生态底线 确保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来源:中国财经报)

相关内容
·专家呼吁:在保护中挖掘利用中国野生水生植物2023-01-09
·昆明百园建设为美丽春城添新彩2022-09-06
·《耐寒睡莲种植养护技术规程》发布实施2022-08-26
·第六届中原园林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绿林公社六周年庆典重磅开启!2022-08-04
·深圳福田:立体绿化最高补贴30万元2022-08-02
·滨水植物选育与水生态修复研发项目获广东科技进步奖2021-06-15
·海绵城市人工湿地2020-06-09
·19个城市“上榜”!生态环境部公布水环境达标滞后名单2019-08-28
·湖南宁乡市多措并举推进水资源生态治理2019-08-14
·河南:构建生态水网 试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2019-08-14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