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苜蓿蚜
学名:Aphis craccivora Koch
类属: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苜蓿蚜为害豆科牧草,分布于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湖北、广西、广东;豆无网长蚜分布全国各地;苜蓿斑翅蚜分布甘肃、北京、吉林、辽宁、山西、河南、云南。蚜虫是一种爆发性害虫,为害的植物有苜蓿、红豆草、三叶草、紫云英、紫穗槐、豆类作物等,多群集于植株的嫩茎、幼芽、花器各部上,吸食其汁液,造成植株生长矮小,叶子卷缩、变黄、落蕾,豆荚停滞发育,发生严重,植株成片死亡。
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蚜 成蚜体长1.5—1.8毫米,黑绿色,有光泽。触角6节黄白色。第三节较长,上有感觉圈4—7个。翅痣、翅脉皆橙黄色。各足褪节、胫节、跗节均暗黑色,其余部分黄白色。腹部各节背面均有硬化的暗褐色横纹,腹管黑色,圆筒状,端部稍细,具覆瓦状花纹。尾片黑色,上翘,两侧各有3根刚毛。若虫体小,黄褐色,体被薄蜡粉,腹管、尾片均黑色。无翅胎生蚜 成虫体长1.8—2.0毫米,黑色或紫黑色,有光泽,体被蜡粉。触角6节,第一至第二节、第五节末端及第六节黑色,其余部分尾黄白色。腹部体节分界不明显,背面有一块大型灰色骨化斑。若虫体小,灰紫色或黒褐色。卵 长椭圆形,初产为淡黄色,后变草绿色,最后呈黑色。
发生规律
苜蓿蚜一年发生数代至20余代。温度是影响蚜虫繁殖和活动的重要因素。苜蓿蚜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6—23℃,最适温度为19—22℃,低于15℃和高于25℃,繁殖受到抑制。耐低温能力较强,越冬无翅若蚜在-12℃—14℃下持续12小时,当天均温回升到-4℃时,又复活动。无翅成蚜在日均温-2.6℃时,少数个体仍能繁殖。大气湿度和降雨是决定蚜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相对湿度在60%—70%时,有利于大量繁殖,高于80%或低于50%时,对繁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天敌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蜘蛛等。在自然条件下,天敌比蚜虫发生晚,但中、后期数量增多,对蚜虫发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防治方法
 蚜虫繁殖快,世代多,用药易产生抗性。选药时建议用复配药剂或轮换用药,可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防治时建议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缩短用药间隔期,连用2-3次。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