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青桐木虱
学名:Thysanogyna limbata Enderlein
类属:同翅目 木虱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该虫若虫和成虫多群集青桐叶背和幼枝嫩干上吸食危害,破坏输导组织,若虫分泌的白色絮状蜡质物,能堵塞气孔,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致使叶面呈苍白萎缩症状;且因同时招致霉菌寄生,使树木受害更甚。严重时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糙,易风折,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分布:华北、华东、华中、陕西、甘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黄绿色,体长4~5mm,翅展13mm,头端部明显下陷,复眼半球状突起,红褐色。单眼三个,呈倒“品”字形排列。触角10节,4~8节上半部分深褐色,最后两节黑色,顶部有两根鬃毛,前胸背板弓形,前缘、后缘黑褐色。中胸背板有两条褐色纵线,中央有一条浅沟,前盾片后缘黑色,盾片上有6条深褐色纵线。足黄色,爪黑色,后足基节上有一对锥状突起。翅透明,翅脉浅褐色,内缘室端部有一个褐色斑,径脉自翅的半部分叉。腹部背板浅黄色,腹部各节前端有褐色横带。雌成虫体长5mm,腹部背板可见8节,腹板可见7节。雄成虫体长4~4.5mm,腹部背板可见7节,腹板可见6节。   

卵 长卵圆形,一端稍尖,长0.7mm,初产时浅黄色或黄褐色,近孵时为红黄色,并可见红色眼点。   

若虫 共五龄,第1,2龄若虫身体扁平,略呈长方形,黄色或绿色,末龄若虫身体近圆筒形,茶黄色常带绿色,腹部有发达的蜡腺,故身体上覆盖有白色的絮状物。触角10节,翅芽发达,可见脉纹,在翅芽之间有一对黑色斑点。 
发生规律
该虫1年发生2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次年4月底5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危害,若虫期30多天。第一代成虫6月上旬羽化,下旬为盛期;第二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羽化。成虫羽化后需补充营养才能产卵。第一代成虫多产卵于叶背,经两周左右孵化;第二代卵大都产在主枝阴面、侧枝分叉处或主侧枝表皮粗糙处。发育很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若虫和成虫均有群居性,常常十多头至数十头群居在叶背等处。若虫潜居生活于白色蜡质物中,行走迅速;成虫飞翔力差,有很强的跳跃能力。 
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大发生时可采取10%蚜虱净粉2000~2500倍液。

2.防治药剂:使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