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白三叶斜纹夜蛾
学名:
类属:鳞翅目 夜蛾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斜纹夜蛾别名莲纹夜蛾、莲纹夜盗蛾。分布在全国各地。除危害豆科(白三叶)等植物外,还危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等99个科的290多种植物。

幼虫食叶、花蕾、花及果实,严重时可将白三叶叶片全部吃光,使白三叶失去观赏价值,严重影响园林景观。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毫米至20毫米,头、胸、腹均深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腹部前数节背面中央具暗褐色毛。前翅灰褐色,斑纹复杂,内横线及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中间有白色条纹,在环状纹与肾状纹间,自前缘向后缘外方有3条白色斜线,故名斜纹夜蛾。

卵扁半球形,直径0.4毫米至0.5毫米,初产黄白色,后转淡绿,孵化前紫黑色。卵粒集结成3至4层的卵块,外覆灰黄色疏松的绒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毫米至47毫米,头部黑褐色,腹部体色因寄主和虫口密度不同而异。胸足近黑色,腹足暗褐色。  

蛹长约15毫米至20毫米,赭红色。 

发生规律
在华北地区年生4至5代,在8月至9月大量发生。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一次可飞数十米远,高达10米以上,成虫有趋光性,并对糖醋酒液及发酵食品等有趋性。卵多产于高大、茂密、浓绿的边际作物上,以植株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分叉处最多。初孵幼虫群集取食,3龄前仅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及叶脉,呈白纱状后转黄,易于识别。4龄后进入暴食期,多在傍晚出来为害。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在1厘米至3厘米表土内筑土室化蛹。幼虫具有假死性。卵、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因温度高低而长短不同。斜纹夜蛾的发育适温较高(29℃至30℃)。 

防治方法
1.栽培防治:及时中耕除草,除尽田间及周围的杂草,减少产卵场所,高龄幼虫期和蛹期搞好深中耕,消灭土中的老熟幼虫和蛹;定期对白三叶进行修剪,清洁田园,消灭大部分卵、幼虫和蛹,在食物上对害虫也有暂时的隔断作用;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的叶片,对于大龄幼虫也可人工捕捉;合理调整植物布局,在白三叶周围附近要尽量避免种植斜纹夜蛾嗜好的作物。 

2.物理防治:斜纹夜蛾成虫均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可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糖醋液等对成虫进行诱杀。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目前仍是防治斜纹夜蛾的主要手段。  

掌握斜纹夜蛾的产卵高峰期和卵孵化高峰期,从而决定用药, 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 当日具体施药时间以在下午6点以后用药为好,防治面积较大可适当提前用药。要注意均匀喷药:喷雾要均匀周到,除了白三叶上的各个部位都要均匀喷到药外,对植株根际附近地面也要同时喷透,以防滚落地面的幼虫漏治。  

4.生物防治:可采用细菌杀虫剂,如国产B.t乳剂或青虫菌六号液剂,通常采用500至800倍稀释浓度喷雾。  

5.保护和利用天敌:斜纹夜蛾的天敌很多,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的昆虫、蜘蛛、线虫和病毒微生物等,对斜纹夜蛾的自然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要积极保护和利用。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