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瘿蚊
学名:Diarthronomyia chrysanthemi Ahlberg
类属:双翅目,瘿蚊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菊瘿蚊学名Diarthronomyia chrysanthemi Ahlberg,属双翅目,瘿蚊科,是菊花上的一种主要害虫。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河北、北京等地。

    为害特点: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幼虫进入叶后,取食刺激叶片,产生小型疱状虫瘿,虫瘿初为绿色,后渐变为紫红色,导致叶片扭曲畸形,发生严重时,菊花封顶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
形态特征
    成虫体小,长3毫米;状如蚊虫,具膜质透明翅一对,具3条明显纵脉,无横脉。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胸背灰黑色。

    卵淡褐色,椭圆形。

    幼虫无足,蛆形体黄至橙色,纺锤形,长约3.5毫米。

    蛹长椭圆形,腹部橙红色,胸部及腹背等黑色。
发生规律
    该虫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冬。翌年初夏幼虫开始为害,在叶出现虫瘿,6-8月为发生高峰期。成虫羽化盛期在7-8月,成虫集中在嫩叶表面产卵,叶面覆一层丝状物,保护卵。3-4月开始孵化,不久,幼虫潜入叶片内,刺激叶产生小型疱状虫瘿,叶片扭曲,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植株抵抗力。及时清园。秋冬季深翻土壤,消灭越冬幼虫。

    (2)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姬蜂、小蜂等天敌昆虫。

    (3)化学防治 在初夏幼虫开始活动或在成虫羽化及幼虫刚孵化时,喷洒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