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杨树柳毒蛾
学名:Stilpnotia salisis Linnaeus
类属: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杨树柳毒蛾又名雪毒蛾。主要危害杨、柳、槭、白蜡、榛等,是杨树的重要食叶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雄成虫翅展35~45mm,雌成虫45~60mm。头、胸、腹部白色微带浅黄色,触角干白色,栉齿灰褐色;下唇须、复眼外侧和下面黑色;足白色,胫节和跗节有黑环。前翅白色,稀布鳞片,微透明而带光泽,前缘和基部微带黄色;后翅白色。

卵:扁圆形,直径0.8~1mm,每卵块有50~500粒,最多达1000粒,绿色至灰褐色,卵块上被泡沫状白色胶质分泌物。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50mm;头部灰黑色有棕白色毛;体黄色,亚背线黑褐色,气门上线和下线由黑点组成;体腹面和胸足暗黄色,腹足灰黑色;瘤棕黄色有黄白色刚毛;翻缩腺粉褐色。

蛹:长15~25mm,灰褐黑色带黄白色斑,气门棕黑色;刚毛黄白色。

发生规律
1年2代,以幼虫在树皮缝中越冬。来年3-4月开始活动为害,5月中旬幼虫老熟,潜伏于树皮裂缝内吐丝结黄褐色薄茧并于其中化蛹。6月越冬代成虫大量出现,7、8月间第一代成虫开始出现,直到9月底。成虫有趋光性,羽化后产卵于枝干皮上,堆积成大的灰白色卵块。1~2龄幼虫有群集性,可吐丝下垂借风传播,幼虫夜间上树取食,白天喜隐伏于树皮缝、树洞等隐蔽处。第二代幼虫危害至10月间,陆续钻入树皮缝中潜伏越冬。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建议在虫幼龄期使用国光依它(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国光乐克(5.7%甲维盐)混合液喷雾防治,连用2-3次,间隔7-10天。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