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西洋杜鹃褐斑病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危害西洋杜鹃。
症状
该病是西洋杜鹃较易发生的一种叶片病害,几乎所有栽培品种、地区均有可能发生。感病的叶片最初在表面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不久扩展成圆形、长形或不规则病斑,直径约2毫米~10毫米,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部呈黄白色或灰白色,稍隆起,后期病斑中部干枯,形成圆形小孔,邻近病斑相连可形成不规则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中央散生小黑点。  
病原
褐斑病是真菌病害,由叶点霉菌侵染所致。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病残体。越冬病菌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即可产生繁殖体,借气流传播,从植株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在 25℃-28℃及高湿条件下发病普遍而严重。此外,土壤含水量大,肥料不足,植株生长衰弱时,都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
①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用腐熟或蒸汽灭菌的锯木屑作为栽培基质,可降低病菌侵染来源,保持土壤湿润、疏松、透气、不积水,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力。

②清洁盆土,摘除病叶。结合追肥清除残落的病叶于田外或深埋于地下,减少病源。

③适时喷施或浇灌800倍~1000倍硫酸亚铁溶液,调节土壤酸碱度。

④ 化学防治: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思它灵(氨基酸螯合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用于防病前的预防和补充营养,提高观赏性;
  发病初期,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如国光必鲜)500-6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如国光英纳)400-6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