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西洋杜鹃立枯病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危害西洋杜鹃。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刚扦插不久或一年生西洋杜鹃植株上。初发病时,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情发展较缓慢,随着病斑的扩展出现凹陷,当病斑绕茎一周时,茎基部缢缩、干枯。湿度大时,病部常有淡褐色蛛网状的菌丝,有时能结成大小不等、褐色的菌核。  
病原
立枯病也是真菌病害,由丝核菌侵染所致。
发生规律
该病菌主要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株残体上或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气温回升后,在土壤含水量过高、光照不足、植株生长瘦弱的情况下,此病开始发生。如果浇水过多或遇雨排水不及时,造成栽培基质过于闷湿;或门窗开启不及时,使苗床土温变化幅度太大;或保温不良,造成床内土壤冷湿均易诱发该病。
防治方法
①栽培基质准备。盆栽宜选择 2/3吸水和排水能力较好的锯木屑和1/3的小石子作为基质,扦插前灭菌消毒,施足有机肥,增强肥力。

②苗木管理。最重要的是温、湿度的控制。低温时要注意棚内保温,避免受冻,湿度大时要注意勤换气,白天在苗木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尽量多通风透气。

③药物防治。栽植扦插前栽培基质要进行药剂处理,用40%拌种双或40%五氯硝基苯(如国光三灭),每平方米用药量6-8克撒入基质土拌匀。  发病初期若土壤湿度大,粘重,通透差,要及时改良并晾晒,再用药。用30%恶霉灵水剂(如国光三抗)1000倍液或70%敌磺钠可溶粉剂(如国光根灵)800-1000倍液 ,用药时尽量采用浇灌法,让药液基础到受损的根茎部位,根据病情,可连用2-3次,间隔7-10天。对于根系受损严重的,配合使用促根调节剂使用,恢复效果更佳。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