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马尾松角胫象
学名:Shirahoshizo patruelis
类属:鞘翅目象虫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我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主要为害马尾松、黑松、华山松、金钱松、湿地松和火炬松。
幼虫钻蛀衰弱松树主干的韧皮部,形成不规则的坑道。聚集为害时,造成树皮与边材脱离,致松树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7mm,暗红褐色。头部半球形,喙约与前胸等长。前胸背板具4个小白点。鞘翅被覆红褐和黑褐色鳞片,中央前、后各具2个由鳞片组成的小白斑。卵圆形,乳白色。幼虫体长8-12mm。体弯曲,黄白色;头部黄褐色。蛹体长6-9mm,淡黄色。
发生规律
1年2代,以中龄幼虫在韧皮部越冬;少数3代,以成虫在边材蛹室内越冬;台湾1年4代。以幼虫越冬者,翌年3月中旬幼虫老熟,沿树干的纵轴方向,在边材中筑长7-16、宽3-6mm的蛹室,外盖椭圆形蛀丝团。3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蛹期,蛹经11-16天,5月中旬成虫羽化。成虫善爬行,具假死性,能飞行,白天多隐藏于表土或针叶丛外5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期。幼虫多聚集蛀食树干3米以下的韧皮部。初龄幼虫坑道细而曲折,中龄后取食原坑道周围的韧皮部,坑道联成一片,坑道中充塞着红褐色的蛀屑和粪屑。第1代成虫7月下旬羽化。8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11月底幼虫停止取食,在韧皮部越冬。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结合抚育和采伐,清除衰弱木、虫害感染木,并立即剥皮处理;严重发生地,5-6月成虫羽化,可设置饵木或利用林区新鲜伐根,诱其聚集产卵。
(2)药剂防治。
7月剥皮后,及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杀灭幼虫。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