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香榧紫色根腐病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紫色根腐病分布于世界温带地区和我国各地。它主要危害松、芒果、蕃薯等100多种树木、果树和农作物,是常见的根部病害。树木(果树)受紫色根腐病病菌危害后,导致植株死亡;蕃薯受紫色根腐病病菌侵害后(当地农民称“网筋”蕃薯),能使整个蕃薯腐烂。
症状
先是幼嫩的细根染病腐烂,后扩展到粗根。5月初,病根表面布满紫褐色网状菌丝束或绒布状菌丝体。后期,菌丝体中有紫褐色颗粒状小菌核。病根皮层腐烂,容易剥落。病根木质部也呈紫褐色。病害扩展到根颈部后,菌丝体继续向上蔓延,裹着干基。病株随着根部腐烂的加重而逐渐枯死。
香榧树树龄在50年以上,如侵染紫色根腐病病菌后,也不易引起植株枯死,但会出现不正常的落叶;树龄在20年-50年的香榧树,感染紫色根腐病病菌后,当年或数年时间,部分植株会枯死;香榧树的幼树或刚造林的苗木,侵染紫色根腐病病菌后,数月或当年植株就会枯死。
病原
真菌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木耳目中的紫色卷担菌[H elico-basidium pur pureum(T ul.) pat.]。菌丝体在病根周围集结成菌膜或菌索,紫红色。担子无色,圆筒形,有三个隔膜。无性世代常形成菌核Rhi-zoctonia crocorum Fr.。
病菌以菌丝体、菌束或菌核随着病根在土壤里越冬。菌核在土中可成活多年,当环境适宜时,发生菌丝体,侵染树木(果树)幼根,遂使根部腐烂。菌丝束能在土中或地表蔓延,当接触到健康树木(果树)根部后即直接侵入。同时,病菌通过病根与健康根的接触或病残组织的转移也会传染。
发生规律
病害在4月发生,整个生长季节都可感病,7-8月份仍是发病盛期。病害在低洼潮湿、土壤粘重或排水不良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一株树先发病后,它就成为该病害的发病中心。
防治方法
首先,对香榧林地调查,对现有香榧林地进行实地查看,有没有香榧树枯死或不明原因的落叶现象,如有的话,再经挖根部查看,确定为紫色根腐病病菌所致,即为“发病中心”。要立好标志,做好记录,按照现场划定发病范围。
其次,对香榧造林地调查,通过民间访问调查,确定的香榧造林地,以前有没有发生过“网筋”蕃薯现象,有的话,一般不能作为香榧树造林地,要进行调整;或造林前要严格做好土壤消毒。
第三,做好处理工作,对枯死的香榧植株,要连根挖起,集中烧毁;挖树后的土坑内要进行消毒。发现用“网筋”蕃薯喂过猪牛羊等牲畜的,其栏肥上山使用前一定要经过消毒处理。方法:把栏肥堆放在空地上,一层栏肥后用药液喷湿,再放一层栏肥,再用药液喷湿,……。后覆盖薄膜、稻草。堆放半个月至一个月后,方可上山使用。
第四,香榧造林地准备工作。香榧树的根系属肉质根,俗称“兰花根”,如遇土壤过湿或排水不良处容易烂根,轻则影响植株生长,重则植株死亡。所以,造林地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作为香榧造林地;造林地是遇粘重土壤的平地或低洼地,对挖好的植树穴(尤如一只“碗”),一定要在地势低处从“碗口到碗底”挖条沟,后覆上松土,使“碗”内不积水,以利植株健康生长。对挖好的植树穴要做好药物消毒工作。同时,做好香榧幼林地铺盖青草或稻草,以保土壤墒情,防止旱情。
第五,发病初期若土壤湿度大,粘重,通透差,要及时改良并晾晒,再用药。用30%恶霉灵水剂(如国光三抗)1000倍液或70%敌磺钠可溶粉剂(如国光根灵)800-1000倍液 ,用药时尽量采用浇灌法,让药液基础到受损的根茎部位,根据病情,可连用2-3次,间隔7-10天。对于根系受损严重的,配合使用促根调节剂使用,恢复效果更佳。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