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月季褐斑病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症状
月季叶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叶上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13毫米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边缘纤毛状,但个别品种上边缘也可整齐光滑。
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在扩大镜下,病部可见黑色疱状的小粒体,病斑往往几个相连,病部周围叶大面积发黄,使得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病叶容易脱落,但有些月季品种却不脱落。
幼嫩枝条和花梗上产生紫色到黑色条状斑点,微下陷。病害严重发生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几张新叶。 
病原
为放线孢属的真菌[Actinonema rosae (Lib.)Fr.]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寄主角质层下,以后突出表皮。大小为108~198微米,分生孢子梗短,不明显。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鱼鳔状,大小为18~25*5~6微米,双细胞,上小下大,分隔处略有缢束。顶端如喙状,常偏向一侧。 
发生规律
以菌丝在病枝、病叶或病落叶上越冬,翌年早春,形成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危害。分生孢子也是初侵染来源之。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因而多雨、多雾、2多露时易于发病。据试验,叶上有滞留水分时,孢子6小时内即可萌芽侵入。
萌发侵入的适宜温度为20~25℃pH值为7~8,潜育期10~11天,老叶潜育期略长,为13天,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一般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发病重,炎夏高温干旱季节病害扩展缓慢。植株衰弱时容易感病。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关差异,但无免疫品种。 
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源。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
②喷药防治:发病严重的地区结合其他病害防治,6月份可喷1次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7~9月间可喷500倍50%多菌灵,600~800倍国光银泰(80%代森锌)600~800倍百菌清或800~1000倍70%托布津交替使用、每10~15天喷1次药。65%的代森锰锌在某些月季品种上有药害,使用浓度应在1000~1200倍;对发病严重的区域建议用国光英纳600倍+国光黑杀2500倍液混合防治。
③合理施肥,科学整枝。增施多元素复合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科学留枝,及时摘心整枝,四面通风透光。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