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南美斑潜蝇
学名: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
类属:双翅目潜蝇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分布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福建、山 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及辽宁、吉林。危害菊花、翠菊、非洲菊、满天星、石竹、灯盏菊、孔雀草、六出花、飞燕草、鸡冠花、香豌豆及多种蔬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3.2-3.7mm,雄成虫体 长2.8-3mm;头部额区黄色,眼眶突出于复眼,头顶鬓黑褐色,上下眶鬓各2根,眶毛等距排列和后侃触角3节,第1和2节橙黄色,第3节褐色,触角芒黑褐色;中胸背板黑色,略带光泽,小盾片黄色;前翅长1.7-2.3mm,平衡棒黄色;腹部7节,背板黑褐色,膜质区带黄色;产卵器长锥状,黑色。卵长卵形,长约O.25mm,宽约O.15mm,白色,半透明,近孵化时浅黄色。幼虫3龄,初孵时体长0.5mm,无色,半透明;老熟幼虫长约3mm,淡黄色,后气门有小泡6-9个。蛹椭圆形,初为黄色,后变褐 色,长1.3-2.3mm,蛹围0.5-0.75mm。雄性外生殖器:端阳体与骨化强的中阳体前部体之间以膜相连,呈空隙状,中间后段几乎透明。精泵黑褐色,柄短,叶片小,背针突具1齿。蛹初期呈黄色,逐渐加深直至呈深褐色,比美洲斑潜蝇颜色深且体形大。后气门突起与幼虫相似。
发生规律
滇中及昆明地区一年发生约16代,繁殖力强,生活周期短,世代重叠。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6°C,发育积温为50.5°C幼虫发育起点温度为7.2°C,发育积温为84.2°C;雌成虫寿命平均14 天,雄成虫寿命平均5天。9-11月为发生高峰期,湿度过高对其生长发育不利。成虫羽化多在8-10 时,活动多在10-12时和14 -16时;每雌虫平均产卵380粒,以幼虫潜藏于叶片中为害。成虫趋黄性较强。
防治方法
1.植物生长期叶部组织柔嫩,最易受害,所以防治重点应在花木的幼苗期和新叶萌发的春季。

2.利用斑潜蝇的趋黄习性,于花木养殖区 或花棚内设置黄色胶卡诱杀成虫;于成虫羽化和活动高峰期用捕虫网来回挥动捕杀成虫。

3.在斑潜蝇 发生高峰期(3-4月、6-7月、10-11月)选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4.保护潜蝇姬小蜂等天敌。

5.摘除虫叶集中销毁。做好检疫工作,防止虫源扩散。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