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昼鸣蝉
学名:Oncotympana maculaticollis Motschulsky
类属: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分布华中、华东、华北、东北。危害悬铃木、油桐、茶、梅花、樱花、蜡梅、桂花、梧桐、樟、柑橘、桃、苹果、白蜡、刺槐、椿、榆、桑、杨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黑色,有光泽,体长约44mm。头小,复眼大,单眼3个,触角短刚毛状。中胸宽大,背部隆起,腹末尖突。翅膀发达,膜质透明,翅脉明显,褐色,前翅中部有黄褐斑4个。雄成虫腹部有鸣器,雌成虫无鸣器,有发达的产卵器。卵长椭形,中部稍弯曲,乳白色,有光泽。若虫黄褐色,体态似成虫,无翅只有翅芽,前足为开掘足。
发生规律
发生世代不详。以若虫在土中越冬。华北地区每年7-8月为成虫盛发期,成虫有趋光性,雄成虫喜鸣叫,雌成虫产卵于树枝上,被产卵的枝条易干枯死亡。若虫孵化后入土,为害植物根部汁液。若虫在土中生活多年后,老熟后于6-7月雨后出土上树,其后蜕皮羽化为成虫,其蜕皮壳常停留在树上。
防治方法
1.黑光灯诱杀成虫。
2.人工捕捉老熟若虫和成虫。
3.及时剪除有卵枝条。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