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美洲斑潜蝇
学名: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类属:双翅目潜蝇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美洲斑潜蝇原分布在巴西、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巴拿马、智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1994年在海南首次发现后,现已扩散到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山东、北京、天津等12个省、市自治区。

寄主植物达110余种,其中,以葫芦科、茄科和豆科植物受害最重。它对叶片的危害率可达10%~80%,常造成瓜菜减产、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绝收。
形态特征
成虫:小,体长1.3~2.3mm,浅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雌虫体比雄虫大。

卵:米色,半透明,大小0.2~0.3×0.1~0.15mm。

幼虫:蛆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橙黄色,长3mm。

蛹:椭圆形,橙黄色,腹面稍扁平,大小1.7~2.3×0.5~0.75mm。

注:美洲斑潜蝇形态与番茄斑潜蝇极相似,美洲斑潜蝇成虫胸背板亮黑色,外顶鬃常着生在黑色区上,内顶鬃着生在黄色区或黑色区上,蛹后气门三孔。而番茄斑潜蝇成虫内、外顶鬃均着生在黑色区,蛹后气门7~12孔。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代数随地域而异,夏季完成一个世代需15- 30天。雌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产卵于表皮下,卵经3-5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在叶内潜道取食,每叶潜道25 -70条,幼虫经4-7天后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层化虫雨,蛹期5-12天。此虫常造成园林植物大面积枯亡。

广东1年可发生14~17代。世代周期随温度变化而变化:15℃时,约54天;20℃时约16天;30℃时约12天。

成虫具有趋光、趋绿和趋化性,对黄色趋性更强。有一定飞翔能力。成虫吸取植株叶片汁液;卵产于植物叶片叶肉中;初孵幼虫潜食叶肉,主要取食栅栏组织,并形成隧道,隧道端部略膨大;老龄幼虫咬破隧道的上表皮爬出道外化蛹。主要随寄主植物的叶片、茎蔓、甚至鲜切花的调运而传播。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防止传带或扩散虫体。

2.清洁绿地和花圃基地,清除杂草和植株残体,及时摘除和堆积区处理虫叶。

3.轮作倒茬,实行 喜食花卉(菊科、豆科)与非喜食花卉(十字花 科、百合科)轮作。

4.在发生期挂设粘虫黄板,诱杀成虫。

5.化学防治: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