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黄缘绿刺蛾
学名:Latoia consocia(Walker)
类属:鳞翅目刺蛾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国内分布广泛。幼虫为害悬铃木、柳、杨、乌桕、喜树、珊瑚、白蜡、榆、紫荆、樱花、红叶李、白玉兰、广玉兰、脐橙、柑橘、黄刺玫、丁香和黄连木等近百种。幼龄幼虫食叶表皮或叶肉,造成网状叶,3龄幼虫以上食全叶,严重时仅留叶脉和叶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8毫米,翅展36~42毫米。雄虫略小。头顶及胸部背面淡绿色,胸部背面中央有一棕色纵线。前翅绿色,基部有一棕色斑块,斑块紧靠前缘而不达后缘;外缘有一浅黄色宽带,带内常有褐色小点;其余部分全为绿色。后翅浅黄色,缘毛棕色。足褐色。腹部浅黄色。卵椭圆而略扁平,淡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24~28毫米,头小,黄褐色,缩于前胸下。前胸有黑色刺瘤一对。背线黄绿色至蓝色。气门上线及气门线为蓝色和黄色相间的纵带。亚被线位置上有10对黄绿色刺瘤,气门线下方还有8对黄绿色刺瘤,刺瘤上皆有棕黄色毒毛。蛹卵圆形,棕褐色,长约15毫米。茧为椭圆形,棕褐色,常结于寄主周围的浅土里和杂草中。
发生规律
“三北”地区一年发生1代,南方地区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土中结茧越冬。翌年5月化蛹,6月成虫羽化,日伏夜出,成虫有趋光性,卵多产在叶背面,每块卵粒不等,卵期为6天左右。1代发生区(如呼和浩特)幼虫为害盛期在7-8月,2代发生区(如南京)幼虫分别发生在6-7月(第一代)、8-9月(第二代),10月幼虫陆续老熟下树,寻找适宜土层结茧越冬,以第一代幼虫为害严重。天敌有刺蛾紫姬蜂、多瘤蝽、绒茧蜂、赤眼蜂、螳螂、躅蝽等。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秋冬季节在树下翻土挖除越冬茧。利用初孵幼虫群集性,及时摘除带虫叶片。

(2)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趋光性强,使用高压电击网黑光灯诱杀。

(3)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