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竹笋泉蝇
学名: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
类属:双翅目花蝇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竹笋泉蝇(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又叫毛笋泉蝇、笋实蝇、笋蛆,属双翅目花蝇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区,可以为害毛竹、淡竹、刚竹、桂竹、旱竹、石竹、苦竹等竹类。

    以幼虫蛀食竹笋,使内部腐烂,造成退笋。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6mm,暗灰黄色,额带黑色,复眼紫褐色,单眼橙黄色,三角区为黑褐色。胸部背面有3条灰褐色纵带,翅透明,翅脉淡黄色。体两侧纵带呈断续状,并各着生有1列粗刺毛,每列5根。腹末端尖削,产卵管呈针状,黑褐色。中、后足腿节及胫节均为橙黄色,基节及跗节灰褐色。

    卵:长圆筒形,乳白色,长约1.5mm,排列成块状。

    幼虫:蛆型。体长约10mm,黄白色,头部尖细,末端呈截形。口器呈黑色钩状,老熟幼虫尾部变黑色。

    蛹:围蛹,深褐色或黑色,近纺锤形,长约7mm。
发生规律
    年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羽化盛期,以6-10时为最盛,羽化率达38.8%。4月上旬至下旬陆续产卵,喜产于竹笋刚出土1-8cm的健壮笋箨间的内壁,每笋产卵数不等,少者10粒,多至300粒左右。由于成虫大量出现的时间与毛竹出笋盛期基本上相吻合,所以毛竹出笋盛期亦是卵盛期。卵经4-5天孵化,幼虫于6-8天后蛀入笋生长点。刚入笋时,与正常的健康笋区别不大,经5-6天为害后,被害特征明显,早晨笋尖部无露水,笋的高生长开始停止,经10天左右,笋组织发生腐烂。每株毛笋幼虫数在58-300条时,均能使退笋。幼虫期20-25天。5月中旬幼虫老熟,开始沿笋箨向上爬至顶部脱出落地,在笋周围25cm土壤内化蛹,入土深度一般1-6cm,经1-4天化蛹。
防治方法
    (1)加强竹林管理。
    
    科学肥水,及时中耕松土,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度,提高植株抗性;注意林区卫生,及早挖除虫退笋,杀死幼虫。

   (2)保护与利用天敌。

    竹笋泉蝇的天敌种类众多,大约15种,其中蛹期的寄生蜂寄生率可达44.8%,卵期有红蜘蛛、蚂蚁、瓢虫、露尾甲等能捕食大量卵块。

    (3)诱杀成虫。

    用糖醋或鱼肠、死蚯蚓、鲜竹笋等为饵料,用捕蝇笼诱捕。在产卵前期及后期以鱼肠等腥臭物诱效果最佳,产卵盛期则鲜笋内诱杀成虫的效果十分显著。试验表明在饵料中加入少量农药,并不影响引诱力。

    (4)药剂防治。

    ①大面积的用材竹林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 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喷射,出笋前喷1次,出笋后每星期喷1次,连喷2-3次,能起到杀虫保笋的良好效果。

    ②郁闭度大的竹林,在成虫出现期间,施放烟剂,每hm用量15kg,杀虫率达90%以上。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