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折带黄毒蛾
学名:[Artaxa flava (Bremer)
类属:鳞翅目毒蛾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寄主植物也较广泛,可以为害茶、苹果、槟沙果、海棠、梨、山楂、樱桃、桃、李、梅、柿、枇杷、石榴、栗、榛、蔷薇等林果及药用植物。

为害特点 幼虫食芽、叶,将叶吃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把叶片吃光,并啃食枝条的皮。
形态特征
成虫 雌体长15-18mm,翅展35-42mm,雄略小,体黄色或浅橙黄色。触角栉齿状,雄较雌发达;复眼黑色;下唇须橙黄色。前翅黄色,中部具棕褐色宽横带l条,从前缘外斜至中室后缘折角内斜止于后缘,形成折带,故称折带黄毒蛾。带两侧为浅黄色线镶边,翅顶区具棕褐色圆点2个,位于近外缘顶角处及中部偏前。后翅无斑纹,基部色浅,外缘淡色深。缘毛浅黄色。

卵 半圆形或扁圆形,直径0.5-0.6mm,黄色,数十粒至数百粒成块,排列为2-4层,卵块长椭圆形,并覆有黄色茸毛。

幼虫 体长30-40mm,头黑褐色,上具细毛。体黄色或橙黄色,胸部和第5-10腹节背面两侧各具黑色纵带1条,其胸部前宽后窄,前胸下侧与腹线相接,5-10腹节则前窄后宽,至第8腹节两线相接合于背面。臀板黑色,第8节至腹末背面为黑色。第l、2腹节背面具长椭圆形黑斑,毛瘤长在黑斑上。各体节上毛瘤暗黄色或暗黄褐色,其中l、2、8腹节背面毛瘤大而黑色,毛瘤上有黄褐色或浅黑褐色长毛。腹线为l条黑色纵带。胸足褐色,具光泽。腹足发达,淡黑色,疏生淡褐色毛。背线橙黄色,较细,但在中、后胸节处较宽,中断于体背黑斑上。气门下线淡橙黄色,气门黑褐色近圆形。腹足、臀足趾钩单序纵行,趾钩39-40个。

蛹 长12-18mm,黄褐色,臀棘长,末端有钩。茧长25-30mm,椭圆形,灰褐色。    
发生规律
年生2代,以3-4龄幼虫在树洞或树干基部缝隙、杂草、落叶等杂物下结网群集越冬,翌春上树为害芽叶。老熟幼虫5月底结茧化蛹,蛹期约15天。6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出现,并交尾产卵,卵期14天左右。第l代幼虫7月初孵化,为害到8月底老熟化蛹,蛹期约10天。第l代成虫9月发生后交配产卵,9月下旬出现第2代幼虫,为害到秋末,以3-4龄幼虫越冬。幼虫孵化后多群集叶背为害,并吐丝网群居枝上,老龄时多至树干基部、各种缝隙吐丝群集,多于早晨及黄昏取食。成虫昼伏夜出,卵多产在叶背,每雌产卵600-700粒。该虫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蝇等20多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科学肥水管理,千方百计增强树势;适时采茶,及时修剪,提高通透性;及时摘除卵块,捕杀群集幼虫;冬季注意清除落叶、杂草,刮除粗树皮,杀灭越冬幼虫。

(2)保护与利用天敌。

(3)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