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葡萄天蛾
学名:Ampelophaga rubiginosa Bremer et Grey
类属:天蛾科
分布与危害
自1963年观察以来,只见为害葡萄。山西省内分布较为普遍。 

幼虫食叶成缺刻与孔洞,高龄仅残留叶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毫米左右、翅展90毫米左右,体肥大呈纺锤形,体翅茶褐色,背面色暗,腹面色淡,近土黄色。体背中央自前胸到腹端有1条灰白色纵线,复眼后至前翅基部有1条灰白色较宽的纵线。复眼球形较大,暗褐色。触角短栉齿状,背侧灰白色。前翅各横线均为暗茶褐色,中横线较宽,内横线次之,外横线较细呈波纹状,前缘近顶角处有1暗色三角形斑,斑下接亚外缘线,亚外缘线呈波状,较外横线宽。后翅周缘棕褐色,中间大部分为黑褐色,缘毛色稍红。翅中部和外部各有1条暗茶褐色横线,翅展时前、后翅两线相接,外侧略呈波纹状。


  
发生规律
年生1~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间羽化,6月上中旬进入羽化盛期。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多在傍晚交配,效配后24~36小时产卵,多散产于嫩梢或叶背,每雌产卵155~180粒,卵期6~8天。幼虫白天静止,夜晚取食叶片,受触动时从口器中分泌出绿水,幼虫期30~45天。7月中旬开始在葡萄架下入土化蛹,夏蛹具薄网状膜,常与落叶粘附在一起,蛹期15~18天。7月底8月初可见一代成虫,8月上旬可见2代幼虫为害,多与第一代幼虫混在一起,为害较严重时,常把叶片食光。进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幼虫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结合夏剪捕杀幼虫。
(2)铲除越冬蛹:该虫越冬蛹多会布在树盘老蔓根部及架附近表土层,秋施基肥时,把表土翻入深层,消灭部分越冬蛹。(3)药剂防治。幼虫发生初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喷洒敌敌畏等有机磷剂或有机磷与菊脂类复配剂常用浓度均有效。4.幼虫易患病毒病,在田间取回自然死亡的幼虫,制成200倍液喷布枝叶,效果良好。

 其他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防治:①冬季翻土,蛹期可在树木周围耙土、锄草或翻地,杀死越冬虫蛹。②利用幼虫受惊易掉落的习性,在幼虫发生时将其击落,或根据地面和叶片的虫粪、碎片,人工捕杀树上的幼虫。③幼虫入土后或成虫羽化前,在寄主周围地面喷施50%辛硫磷,以毒杀土中虫蛹。

2、物理防治:利用天蛾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幼虫3龄前,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1000至1200倍液,让天蛾幼虫中毒后在树上慢慢死亡腐烂,不直接往下掉到地面,既保护各种天敌,又防止污染环境卫生。

4.化学防治:3至4龄前的幼虫,可喷施20%除虫脲悬浮剂3000至35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2000至25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仿生农药。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50%辛硫磷2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至3000倍液等药物,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