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茶翅蝽
学名:Halyomorpha picus Fabricius
类属:半翅目 蝽科
分布与危害
别名臭木蝽象、臭木蝽、茶色蝽。主要危害梨、苹果、海棠、桃、李杏、山楂、樱桃、梅、柑桔、柿、石榴等植物。

危害特点 成、若虫吸食叶、嫩梢及果实汁液,梨果被害,常形成疙瘩梨,果面凹凸不平,受害处变硬、味苦;或果肉木栓化。桃、李受害,常有胶滴溢出。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2~16毫米,宽6.5~9.0毫米,扁椭圆形,淡黄褐至茶褐色,略带紫红色,前胸背板、小盾片和前翅革质部有黑褐色刻点,前胸背板前缘横列4个黄褐色小点,小盾征基部横列5个小黄点,两侧斑点明显。腹部侧接缘为黑黄相间。卵 短圆筒形,直径0.7毫米左右,初灰白色,孵化前黑褐色。若虫 初孵体长1.5毫米左右,近圆形。腹部淡橙黄色,各腹节两侧节间各有1长方形黑斑,共8对。腹部第3、5、7节背面中部各有1个较大的长方形黑斑。老熟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翅。
发生规律
生活史及习性 年生1代,以成虫在空房、屋角、檐下、树洞、土缝、石缝及草堆等处越冬。北方果区一般5月上旬陆续出蜇活动,6月上旬至8月下产卵,多产物叶背,块产,每块20~30粒。卵期10~15天。7月上旬出现若虫。6月中、下旬为卵孵化盛期,8月中旬为成虫盛期。9月下旬成虫陆续越冬。成虫和若虫受到惊扰或触动时,即分泌臭液,并逃逸。
防治方法
1、越冬期捕杀越冬成虫。

2、受害严重的果园,在产卵和为害前进行果实、果穗套袋。

3、结合管理随时摘除卵埠及捕杀初孵群集若虫。并应强调在各种受害较重的寄主上同时进行防治,以压低虫口基数。

4、药剂防治。于越冬成虫出蜇结束和低龄若虫期喷50%磷胺乳油1000~1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或90%敌百虫800~10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等有机磷剂;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2.5%功夫乳油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等菊酯类药剂;以及50%辛敌乳油等有机磷和菊酯类复配药剂均能收到较好防治效果。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