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柑橘爆皮虫
学名:Agrilus citri Mats
类属:
分布与危害
柑橘爆皮虫别名柑橘旋皮虫、橘长吉丁虫、锈皮虫主要为害柑橘类。分布较广泛,在我国各柑橘产区普遍存在。为害特点 主要为害主干树皮的韧皮部和木质部,成虫取食柑橘嫩叶,幼虫在主干和主枝的皮层内蛀害许多蜿蜒虫道,造成千疮百孔,严重迫害韧皮部,大量流胶,虫道内塞满虫粪,使养分不能正常运输,树皮枯死,成片脱落或环状爆裂,导致全株枯死。老年树及树皮粗糙的橘树受害重,并且还可以诱发流胶病。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宽6.5-9.1×1.6-2.7毫米,古铜色,具金属光泽,复眼黑色。触角11节,前胸背板密布指纹状皱纹。鞘翅狭长,有灰、黄、白色的短毛密集成不规则的波状纹,足末端呈"V"形,紫铜色,密布细小刻点,上有金黄色花斑翅端部有细小齿状突起。腹部6节,上有小刻点和细绒毛。 

卵 长宽0.7-0.9×0.5-0.6毫米,椭圆形扁平,初乳白色,后变为土黄色至褐色。 

幼虫 体扁平细长,乳白色或淡黄色,表皮多皱褶。头甚小,褐色,陷入前胸,前胸特别膨大,背面呈扁圆形,其背、腹面中央有一褐色纵沟,沟末分叉。腹末有l对黑褐色钳状突。一龄幼虫体长1.5-2毫米,乳白色,头与钳状突淡黄色。二龄体长2.5-6毫米,色淡黄。三龄长6-14毫米,淡黄色,背中线色深。四龄长12-20毫米,初细长扁平,后变粗短。 

蛹 纺锤形,长9-12毫米,化蛹初期为乳白色,有光泽。扁锥形,柔软多皱褶。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一代,也有二年一代,低龄幼虫在树干皮层下越冬,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越冬幼虫于2月中旬开始取食和老熟化蛹, 4月下旬为盛期,同时开始羽化为成虫,开始活动,5月为盛期,成虫出洞后5-7天开始交尾,一生交尾2或3次,交尾后1-2天产卵。幼虫刚孵化后,在树皮浅处为害,受害处先出现分散芝麻状油滴,继后流褐色透明胶质物。此后幼虫向深层蛀食。晴天闷热无风之日或雨后初晴的中午出洞多。一般日均温19℃左右时成虫才能出洞,成虫于晴天飞到柑橘树冠上取食嫩叶,吃成小缺刻;遇阴雨天则静伏在树冠下部枝叶上、草丛中、间作物上。成虫具假死习性。卵散产裸露或密排成鱼鳞状。雌虫一生产卵20-45粒。多产在树干裂缝或分枝处树皮下,少数产在树干上的地衣、苔藓下面。树皮粗糙,裂缝多的树和品种受害较严重。老树 (20年生以上),营养不足、管理粗放且长势弱的柑橘园受害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 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低抗力。结合修剪,刮除老、翘皮,彻底清除果园。
 
(2)在成虫活动前应彻底清除枯死树及死树。集中处理,消灭虫源。可用稻草绳捆扎为害严重和邻近被害橘树的主干,外涂稀泥,以防止成虫飞出和迁飞来树干上产卵为害。在8月下旬即可解除草绳,分别于3、6、9月削除流胶被害的树皮,以消灭卵、幼虫和蛹。 

(3)保护和利用天敌。 

(4)化学防治 刮除被害部翘皮后,用40%氧化乐果、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乳油3-5倍液,涂抹被害部位,杀死虫、卵。也可用乐果、亚胺硫磷等5倍液涂抹全树干和主枝,以毒死出洞成虫和防止外来的成虫产卵。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