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微红梢斑螟
学名: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
类属:鳞翅目 螟蛾总科 螟蛾科
分布与危害
微红梢斑螟又名松梢螟,是松树的重要枝梢害虫。幼虫危害主梢和侧梢。主梢被害后引起侧梢的丛生,使树冠形成畸形,不能成材。有时侧梢虽能代替主稍向上生长,但树形弯曲,降低木材利用价值。除为害松梢外,幼虫也可蛀球果影响种子产量。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0-16mm,翅展22-23mm。全体灰褐色。触角丝状。前翅灰褐色,有3条灰白色波状横纹,中室有1个灰白色肾形斑,后缘近内横线内侧有1 个黄斑,外缘黑色。后翅灰白色。足黑褐色。
卵 长约0.8-1.0mm,椭圆形,有光泽,初产乳白色,以后变樱红色。
幼虫 体长15-30mm,淡褐色,少数淡绿色。头部及胸背板褐色,体表生有多数褐色毛片,腹部各节有毛片4对,背面两对较小,呈梯形排列,侧面的两对较大,趾钩单序环状。
蛹 长11-15mm,红褐色。腹部末具臀棘6根,中央两根较长。
发生规律
该虫在本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梢内越冬。次年4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羽化成虫。
成虫羽化时,穿破堵塞在蛹室上端的薄网而出,蛹壳仍留在蛹室内,不外露。成虫白天静伏于梢头的针叶基部,夜晚活动交尾,有趋光性。雌蛾孕卵量平均50粒左右。卵散产,产在叶鞘基部或枯黄针叶基部、或球果或树皮伤口处,每梢一般产1-2粒卵。卵期平均6天(5-8天)。成虫寿命3-5天。初龄幼虫在嫩梢表面和韧皮部之间取食,3龄以后蛀入木质部髓心,蛀道长15-30cm,大多蛀害0.8-1cm的嫩梢,从梢的中部蛀入,蛀口圆形,蛀口外堆有大量蛀屑及粪便,蛀道内壁光滑,其中亦充满粪便和碎屑。被害梢逐渐枯黄和枯死,此虫不仅为害新梢,有时也为害球果,并有转移为害的习性。
据调查资料表明,该虫一般对6-10年生幼龄林被害最重,尤其是对郁闭度较小,立地条件差,生长不良的林分,危害更重。
防治方法
1.松梢螟大多数发生在阳光充足、郁闭度较小,15年以下的松林。因此,适当密植,加强抚育,使幼林提早郁闭,可减轻危害。
   
2.营造混交林,特别是混栽豆科蜜源植物,有利于寄生天敌如长距茧蜂、赤眼蜂等的繁殖,可抑制或减轻危害。
   
3.对被害严重的幼林,在冬季可剪除被害梢,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
   
4.在受害严重的林分中,在幼虫或幼虫转移为害期间喷施 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 ,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防治时,针对卷叶危害特点,需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才能保证药效。

   
5.产卵期间(6月中下旬)施放赤眼蜂、每公顷放蜂15万头左右。
   
6.成虫出现期,每隔10-20天喷洒一次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杀成虫及初孵幼虫,或采用黑光灯、性信息素诱杀。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