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桃小食心虫
学名:Carposina nipponensis
类属:鳞翅目 果蛀蛾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桃小食心虫又名桃小食蛾、苹果食心虫、桃食卷叶蛾等,简称"桃小"。主要为害苹果、桃、梨、枣、山楂等果树。近年来,山东济宁地区林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此害虫发生与为害也比较严重。
形态特征
桃小危害苹果,多从果实的胴部或顶部蛀入,经2-3天从蛀入孔流出水珠状半透明的果胶滴,不久胶滴干涸,在蛀入孔处留下一小片白色蜡质物。随着果实的生长,蛀入孔俞合成一针尖大的小黑点,周围的果皮略呈凹陷;幼虫蛀果后,在皮下及果内纵横潜食,果面上显出凹陷的潜痕,明显变形。近成熟果实受害,一般果形不变,但果内的虫道中充满红褐色的虫粪,造成所谓的"豆沙陷"。幼虫老熟后,在果实面咬一直径2-3毫米的圆形脱落孔,孔外常堆积红褐色新鲜的虫粪。
发生规律
该虫在山东、河北一带每年发生1-2代,以老熟的幼虫做茧在土中越冬。山东、河北越冬代幼虫在5月下旬后开始出土,出土盛期在6月中下旬,出土后多在树冠下荫蔽处(如靠近树干的石块和土块下,裸露在地面的果树老根和杂草根旁)做夏茧并在其中化蛹。越冬代成虫后羽化,羽化后经1-3天产卵,绝大多数卵产在果实绒毛较多的萼洼处。初孵幼虫先在果面上爬行数十分钟到数小时之久,选择适当的部位,咬破果皮,然后蛀入果中,第一代幼虫在果实中历期为22-29天。第一代成虫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出现,盛期在8月中下旬。成虫产卵选择不强,但在晚熟的国光品种上着卵较多,而在中熟、中晚熟的品种上则较少。第二代卵发生期与第一代成虫的发生期大致相同,盛期在8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在果实内历期为14-35天,幼虫脱果期最早在8月下旬,盛期在9月中下旬,末期在10月份。
  
桃小成虫无趋光性和趋化性,但雌蛾能产生性激素,可诱引雄蛾。成虫有夜出昼伏现象和世代重叠现象。

桃小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越冬幼虫出土始期,当旬平均气温达到16.9℃、地温达到19.7℃时,如果有适当的降水,即可连续出土。温度在21-27℃,相对湿度在75%以上,对成虫的繁殖有利;高温、干燥对成虫的繁殖不利,长期下雨或暴风雨抑制成虫的活动和产卵。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⑴减少越冬虫源基数。在越冬幼虫出土前,将距树干1米的范围、深14厘米的土壤挖出,更换无冬茧的新土;或在越冬幼虫连续出土后,在树干1米内压3.3-6.6厘米新土,并拍实可压死夏茧中的幼虫和蛹;也可用直径2.5毫米的筛子筛除距树干1米,深14厘米范围内土壤中的冬茧。⑵在幼虫出土和脱果前,清除树盘内的杂草及其它覆盖物,整平地面,堆放石块诱集幼虫,然后随时捕捉;在第一代幼虫脱果前,及时摘除虫果,并带出果园集中处理。⑶在越冬幼虫出土前,用宽幅地膜覆盖在树盘地面上,防止越冬代成虫飞出产卵,如与地面药剂防治相结合,效果更好。

2、生物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寄生蜂有好几种,尤以桃小早腹茧蜂和中国齿腿姬蜂的寄生率较高。桃小甲腹茧蜂产卵在桃小卵内,以幼虫寄生在桃小幼虫体内,当桃小越冬幼虫出土做茧后被食尽。因此可在越代成虫发生盛期,释放桃小寄生蜂。在幼虫初孵期,喷施细菌性农药(BT乳剂),使桃小罹病死亡。也可使用桃小性诱剂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进行诱杀。

3、化学防治

⑴地面防治。撒毒土:用15%乐斯本颗粒剂2千克或50%辛硫磷乳油500克与细土15-25千克充分混合,均匀地撒在一亩地的树干下地面,用手耙将药土与土壤混合、整平。乐斯本使用1次即可;辛硫磷应连施2-3次。地面喷药:用48%乐斯本乳油300-500倍液,在越冬幼虫出土前喷湿地面,耙松地表即可。

⑵树上防治。防治适期为幼虫初孵期,喷施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对卵和初孵幼虫有强烈的触杀作用;也可喷施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一星期后再喷一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