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油松巢蛾
学名:Ocnerostoma piniariellum Zeller
类属:鳞翅目 巢蛾总科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危害松属、冷杉属、刺柏属等树种。已知国内山西、山东泰山、辽宁棋盘山及国外欧洲、北美、日本有分布。1964 年以来该虫在山东泰山严重发生,1997 年首次在辽宁沈阳棋盘山风景区发现,危害面积达2 601hm2 。油松林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发生地块,有虫株率高达100 %。吉林省还未见该虫危害的报道,但2001 年笔者在教学实习中发现本校马蹄山后海拔300m 以上的油松林遭受油松巢蛾危害,虫株率达100 % ,经调查延吉帽儿山植物园及本校农学院院内油松上均有该虫的分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mm ,展翅12mm。体细长,灰褐色,头部有灰白色冠丛,复眼黑色,喙黄色,下唇须较短。触角丝状,超过体长2/ 3 。前翅狭窄,呈柳叶状,缘毛褐色。后翅小而狭,缘毛长超过后翅宽。体及翅面上均密布银色与棕褐色混杂的鳞片,两翅合拢时,后缘毛向上微翘。卵三棱体,每面近菱形,黄色,长径0. 5~0. 7mm ,短径约0. 2mm。幼虫乳白或乳黄色,老熟幼虫体长10mm 左右,腹足趾钩为单序全环。化蛹前体缩短, 淡绿色, 长为5 ~6mm。蛹体长5~6mm ,纤细,黄褐相间,外被白色丝茧。该虫在吉林省1 年发生1 代,以蛹和老熟幼虫在针叶束内越冬。成虫羽化后,晴天常在针叶上及杂草、灌丛静伏,很少飞舞,除非遇到危险。白天交尾,傍晚产卵,卵多产在1 年生的针叶凸起面的近尖端部位,一般1 枚针叶上只产1 粒卵,幼虫孵化时从卵所接触的针叶处直接进钻入针叶内蛀食,危害一段时间后转叶,粘针叶成束并在其中危害 。
发生规律
危害期5 月末至9 月末,10 月初老熟幼虫转叶化蛹越冬。
  
发生原因:油松巢蛾分布由南向北推进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另外,油松巢蛾种群到达适生地后,大面积油松纯林又适宜种群的增殖,而天敌种群达不到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导致油松巢蛾种群迅速扩大。
防治方法
① 加强营林措施,重视林木检疫工作,防止传播;积极营造针阔混交林,促进生态平衡,抑制害虫蔓延,为自然天敌的栖息创造条件。

②加强普查,预测预报,及时掌握发生情况,搞好监测工作。

③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