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资料
名称:檫树白轮蚧
学名:Aulacaspis sassafris Chen
类属: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国内分布: 湖南、江西、安徽。危害檫树

形态特征
介壳 雌成虫介壳圆或近圆形,白色,直径1.7—2.5mm;亮点居中或.略偏,第一亮点黄褐色,第二亮点金黄.色。雄介壳长条形,白色,长0.93~1.07mm;背面有3条纵脊;侧缘平行;亮点居端,黄褐色。成虫雌虫体长形,紫红色,头胸部最宽。触角退化成瘤状,有毛l根。腹节向两侧突出,第二腹节明显宽,臀板尖削。前、后气门附近均有盘腺,背管腺分布在第三至第六腹节上,臀板线管腺略大,7—8个。围困腺5群。臀叶3对,中臀叶自基都起斜向两边分,内缘有细齿,基部轭连,第二、三臀叶各分别2叶,末端圆。雄虫桔红色,体长0.57-0.69mm,翅展1.26mm。交尾器细长,长0.16mm,无尾丝。卵 紫红色,椭圆形,长0.2mm,宽0.95mm。若虫初孵若虫椭圆形,桔黄色,长0.24mm。触角6节。眼黑色。腹未有1对尾毛。固定若虫呈宽椭圆形,长0.35mm,触角、足均已退化。1龄若虫介壳出现于虫体固定并开始取食后,介壳圆形。
发生规律
本虫在湖南省湘潭地区每年发生3代,以2龄若虫和雄蛹在嫩捎上越冬。3月下旬雌若虫发育为成虫,4月初雄虫开始羽化,飞翔力很弱。雌虫一般只交尾1次。4月下旬开始产卵于介壳内,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每头雌虫产卵112—211粒,平均151.8粒。5月下旬开始孵化,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初孵若虫行动活泼,少部分固定在幼茎和嫩枝上,大多至叶背面固定,分泌腊质,形成介壳,此时虫体为淡黄色。6-7天后开始脱皮,半月后再次脱皮,雌雄区别明显。6月下旬开始产第二代卵,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产卵量32—144粒,平均84粒。7月中旬开始孵化,下旬为孵化盛期。若虫一般在叶片上固定取食。8月下旬开始成熟产第三代卵,9月中旬为盛期。产卵量显著减少,为12-43粒,平均27.5粒。9月中旬卵开始孵化,下旬完毕。此代若虫全部在嫩梢上固定取食,12月上旬越冬。檫树白轮故易发生在温暖潮湿、空气不太流通、日光不易直射的林内。一般来说,山区、半山区重于丘陵区;密林受害重;林中重于林缘;幼林重于成林,以4至8年生枝树受害尤重。天敌有蚜小蜂1种、瓢虫2种及草岭和牧鹿蛾。以蚜小蜂的作用最显著。蚜小蜂1年发生3代,以蛹在橡树白轮故若虫和雄蛹中越冬。4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产卵于雌成虫体内,产生第一代。据湘乡县调查的寄生率,越冬代为22.7-47.8%,第一代51.3-89.8%。5月中旬羽化产卵,产生第H代;因与奇主发生期不吻合,寄生率仅为3.8%。6月下旬羽化产卵,产生第三代。成虫寿命在不加饲养的情况下为5天,饲以蜂蜜为5—8天。每头雌蜂室内可寄生吉虫14—26头,每个寄主寄生l头蚜小蜂。异色瓢虫成虫捕食雄蛹和若虫,幼虫食卵粒。另一种瓢虫成虫,幼虫均能捕食卵、若虫和成虫。
防治方法
(1)冬季植株修剪以及清园,消灭在枯枝落叶杂草与表土中越冬的虫源。

(2)提前预防,开春后喷施40%啶虫.毒(国光必治)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预防,杀死虫卵,减少孵化虫量

(3)蚧壳虫化学防治小窍门:

   ①抓住最佳用药时间:在若虫孵化盛期用药,此时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      
      ②选择对症药剂:刺吸式口器,应选内吸性药剂,背覆厚厚蚧壳(铠甲),应选用渗透性强的药剂如40%啶虫.毒(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国光必治1500-2000倍+5.7%甲维盐乳油( 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防治效果更佳。建议连用2次,间隔7-10天。
   ③选择适宜的用药方式:
    针对低矮容易喷施的,可以用喷雾方式防治;针对高大树体的蚧壳虫防治,也可使用吊注“必治”或者插“树体杀虫剂”插瓶的方式防治,用量根据树种、树势、气候等因素而调整。

  
(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红点唇瓢虫,其成虫、幼虫均可捕食此蚧的卵、若虫、蛹和成虫;6月份后捕食率可高达78%。此外,还有寄生蝇和捕食螨等。

 
  
防治药械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