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防治技术

杏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来源:农业知识网 作者: 日期:2009年11月23日 10:35

杏树在保护地的生长期间,同在露地生长期间一样,容易受到杏疔病、细菌性穿孔病、根腐病、流胶病、褐腐病、炭疽病、疮痂病等病的危害,和桃蚜、桃一点叶蝉、桑白蚧、朝鲜球坚蚧、杏仁蜂等害虫的危害,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影响杏树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及时防治病虫害,是大棚杏树获得优质丰产的关键之一。 

(一)主要病害的防治 

1.杏树的生理性病害 

(1)杏流胶病

杏流胶病是一种典型的生理性病害。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如雹伤、虫伤、冻伤、日光灼伤、机械创伤等。在高接换种或大枝更新时常易引起流胶病。夏季修剪过重,施肥不当,土质粘重,酸性过强,农药使用不当、造成药害等,均能诱发流胶病。

症状:流胶主要发生于枝干和果实上,树干、枝条被害时,春季流出透明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树胶逐渐变褐,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流胶处常呈肿胀状,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再被腐生菌感染,严重削弱树势。果实流胶多在伤口处发生,流胶粘在果面上,使果实生长停滞,品质下降。

病原:杏树流胶病的病原菌为轮枝孢菌等数个种。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初步确定,该病原菌是因生理病变造成流胶后而侵入的腐生菌,该菌侵入后又使流胶现象更为加重。

发病规律:该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通过风和雨水的传播,侵入伤口或流胶处。病菌可潜伏于被害枝条皮层组织及木质部,在死皮层中产生分生孢子,成为侵染来源。

防治方法:①避免使树体造成机械损伤。万一造成了损伤,要及时给伤口涂以铅油等防腐剂加以保护。② 及时消灭蛀干害虫,控制氮肥用量。③在树体休眠期用胶体杀菌剂(按1 千克乳胶 100克50%退菌特的比例配制而成)涂抹病斑,以杀灭病原菌。

(2)杏裂果病

杏裂果病是杏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裂果使杏的商品价值降低,给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症状:杏裂果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杏果大部分呈放射状开裂,即以果顶为中心,呈条状向胴部及果肩放射延伸开裂。其二是先从缝合线处开裂,若条件合适,裂隙很快就深达果核处,使果实开裂成张嘴状。这种果实,从开裂到成熟,各种病原菌及金龟子类害虫,就乘隙而入,使其受到侵染和危害。

病因:裂果是一种由水分变化而引起的物理变化。该病的发生,除了与杏的品种、土壤粘重度、杏树的生长势有关外,还与久旱遇雨或大灌水、果皮薄、日光灼伤、机械性受伤、喷施农药或生长调节剂的时间不当等因素有关。

发病规律:病果大多是果实第二次速长期开始裂缝,特别是着色期及着色部位发生最为严重。此时,果实可溶性糖大量转化积累,使果实的抗压力减小,若遇阴雨或久旱突然降雨或喷药,果实就通过根系或果皮吸收大量水分,使果实产生异常膨压,超过了果皮和果肉组织细胞壁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最终导致裂果现象的发生。裂果的内因,除与果实表皮的厚度有关外,还同表皮的可塑性、果实皮层薄壁细胞的厚度与弹性有关。而与杏的果肉中果胶的酶活性、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防治方法:①选育抗裂品种。如选择特早熟或晚熟品种,和果皮厚、果肉弹性大与可塑性小的抗裂品种。 ②树盘覆草。这样能避免因降雨及太阳直射所引起的土壤湿度的急剧变化,使树冠下面的小气候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减少根部吸收水分的速度和数量,保证果实代谢作用的协调进行。从而减少裂果的数量与程度。③适时浇水。给杏树浇水,要适时适量。尤其是在杏果膨大期及果实着色期,更应保持土壤湿润适度,要防止过干或过湿而造成裂果。④喷施化学药品或生长调节剂。在果实膨大期及着色期,连续喷布两次200ppm农乐牌“稀土” 可以防裂;喷布0.1摩氯化钙溶液可有效减少裂果;喷布氢氧化钙溶液也可减轻裂果发生的程度。
 


相关内容
·夏季是绿化苗木病虫害高发季节2018-07-26
·人工林比天然林更容易发生病虫害?2018-07-24
·七月注意防治苗木树叶细菌性病害2018-07-24
·青海发布夏季林业有害生物暴发预警2018-07-24
·夏季需要加大林木病虫害防治力度2018-07-16
·病虫害防治气象预报2018-07-16
·容器苗如何安全越夏2018-06-29
·果树病虫害治理,该如何选择农药?2018-06-29
·天南星病虫害的种类2018-06-29
·贵阳市白云区开展夏季病虫害防治工作2018-06-29
药械产品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