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植保预警

上海街头成群出现白色粉虱 非重点监测虫害(图)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作者:

出现在植物叶子上的粉虱

出现在植物叶子上的粉虱

立冬过后申城连续出现暖湿天气,多个区域纷飞神秘白色小虫

“这个白色的小东西到底是什么啊?”自本周一开始,不断有市民反映称,在小区绿地、单位绿化或街头发现白色小虫,这些小虫会吸附在植物上,也会在空中飞舞。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副研究员殷海生鉴定后表示,白色的小虫叫粉虱,因为是白色,所以也叫“小白蛾子”或白粉虱,“说得形象一点,它和上海人熟悉的知了属于同一大类,不是表兄弟,就是堂兄弟,反正是亲戚。 ”殷海生表示,粉虱通常出现在每年的5月-10月,“今年11月中旬还能见到这种小虫,而且数量不少,的确比较稀罕。 ”上海植保专家夏希纳则表示,白粉虱罕见出现与近期天气有关,“气温高了,它就会生产下一代,等气温下降,它们就会消失。 ”

地铁站、绿化带均有发现

昨日上午,家住徐汇区的晨报读者丁小姐到漕溪路乘坐轨交3号线时发现,地铁站入口附近出现了不少不知名的白色粉状物,“它们不停地飞舞。数量不算很多,每个也就芝麻粒大小。”丁小姐回忆说,刚开始自己以为它们只是飘在空中的尘土,或是植物身上的绒毛,但仔细看看却并不是。“我伸手去抓这些白色粉末,但看得见抓不到。这时我意识到,这些应该是有生命的小虫。“飞得很快,又没有规则,我扑腾了几下都没能抓到。”丁小姐最后说。

家住世纪公园附近的王先生,也留意到了这些白色小虫。“我还以为是环卫工人打扫卫生引起的,仔细看看才发现是小虫子,粘在皮肤上痒痒的。”王先生描述说,最近两天花木路两侧的绿化带中,很多叶子上都爬着虫子,“乍一看像是白色盐粒撒在叶片上,另外空中也漂浮着很多,像雪花飞舞一样,不少人边走边用手拍赶虫子。一不小心吸两个到鼻子里,还痒痒的,感觉很恶心。”而邵先生昨日一早则被这些不知名的白色颗粒“袭击”,“我定睛一看,是一群白色的小虫,小得简直能吸进鼻子里。”

本周一就已发现

记者沿着云台路一直走到雪野路附近发现,马路两侧都能看到这些白色小虫出没,尤其是在有绿化带的地方,小虫的分布更是密集许多,且不停往人身上撞。借着一张巴掌大的蜘蛛网,记者勉强看清这些小虫的“庐山真面目”:被网住的小虫体长均在1毫米左右,通体白色,类似于粉末状。而从几只张翅欲逃的小虫身上,记者还发现,它们的翅膀近乎透明。另外,在虹口区天潼路一处绿化上,记者也发现了这种白色小虫,它们大约只有指甲大小。

根据晨报读者反映的情况,记者发现,这些白色小虫最近几乎在上海各个区县都有出没。“最早注意到是周一的时候,正好是空气质量差、有大雾的那天。”读者陈先生猜测,这些小虫的肆虐可能与雾霾天气有关,“也不知道这些小虫对人体有没有害,现在都不敢带孩子出门了。”

神秘小虫实为粉虱

白色小虫也引起了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副研究员殷海生的注意。在接受晨报采访时,殷海生说,自己两三天前就开始收集这些小虫,也陆续收到各方寄送的小虫样品。殷海生表示,经鉴定,近期申城出现的白色小虫叫粉虱,也叫“小白蛾子”或白粉虱,“说得形象一点,它和上海人熟悉的知了属于同一大类,不是表兄弟,就是堂兄弟,反正是亲戚。”殷海生介绍说,从个头上看,算上翅膀,一只粉虱的“身高”不过2-3毫米。“它们通常出现在每年5-10月,喜欢湿热,今年11月中旬还能见到这种小虫,而且数量不少,的确比较稀罕。”

昨日晨报记者也捕捉了一只白色小虫,并请昆虫专家张巍巍鉴定。张巍巍表示,白色小虫确实为粉虱。“这种粉虱在全世界都常见,在黄瓜、茄子、花椰菜等各种蔬菜,以及各种花卉、农作物等200余种果蔬、植物上都能见到,属于比较普遍的一种昆虫。它靠吸食蔬菜、植物汁液为生,被害的叶片会褪绿、变黄,甚至全株枯死。”

张巍巍还表示,白粉虱的繁殖力很强,一年可以繁殖10多代,“繁殖速度很快,种群数量庞大,常常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污染叶片和果实。”据介绍,粉虱的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个产142.5粒,繁殖适温为18-21℃。

对人体无害不必惊慌

对市民最为关心的白色小虫是否有害的问题,殷海生明确表示,粉虱对人体没有危害,“它靠吸取植物叶子的汁水生存。过几天,天气一冷,这些小虫子就会不见了。”张巍巍也表示,粉虱对人体无害,“大量出现只会危害绿化和果蔬。”张巍巍还提醒说,随着气温降低,粉虱自然会死亡,“因此,市民完全不必过分在意,甚至出现惊慌情绪。同时也没有必要特别采取灭杀措施。”

三问白色小虫:成群出现为何未被监测

不是绿化部门重点监测的害虫,未对上海造成过严重影响,目前也没有发生严重危害粉虱为何在11月份还会出现?粉虱大量出现是否因为上海近期的暖湿天气?成群的粉虱为何没有被相关部门监测到?要不要对出现在小区绿地和单位绿化上的粉虱进行扑杀……

为何大量出现   与天气暖湿有关

沪上植保专家夏希纳说,粉虱在目前的季节应该已经休眠越冬或即将休眠越冬,“粉虱近期连续大量出现,且危害局部地区的绿化、果蔬,与天气暖和有关。“气温高了,它就会生产下一代。等气温下降,它们就会消失。”夏希纳介绍说,粉虱喜欢生活在温室等温暖、潮湿的地方,“只要温度在22℃左右,粉虱的成虫就可能会大量出现。”

气象资料显示,昨天上海气温为19℃-23℃,正好符合白粉虱的繁殖适温(18℃―21℃)。“加上下雨,相对湿度为80%-95%,营造了温暖湿润的环境,非常适合粉虱成虫出现,再度繁殖下一代。因此本市各个地区才纷纷出现了粉虱飞舞的景象。”夏希纳分析说。

成群粉虱为何没被监测到   不是重点监测的害虫

对成群粉虱为何没有被监测到这一问题,记者从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获悉,粉虱未对上海造成过什么严重影响,目前也没有发生严重危害。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相关人士表示,粉虱并不是绿化部门予以重点监测的虫害,“在局部地区有出现的话,市民不必惊恐。”而国内昆虫专家张巍巍则表示,随着气温的降低,和落叶一样,粉虱的生存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它们很快就会消失。根据上海气象部门的预测,本周末申城降温幅度很大,“下周初9℃-16℃的温度会让粉虱迅速丧失生存环境。”

是否要扑杀粉虱   没有必要喷洒化学药剂

虽然粉虱看起来像灰尘一样细微,但还是有不少市民担心其对人体造成伤害。对此,张巍巍表示,粉虱靠吸食蔬菜、植物汁液为生,“大量出现只会危害绿化和果蔬。”由于担心对人体造成伤害,不少市民还希望寻求杀虫的方法。对此,夏希纳认为,粉虱既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目前也没有对绿化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没有必要喷洒化学药剂消灭它。“马上就要降温了,树叶也快落光,这些虫子失去了生存条件,没有必要喷施化学药剂。”

夏希纳个人还极其反对采取人工喷洒化学药剂的方式来灭虫,“昆虫在自然界里有很多天敌,比如粉虱就有寄生蜂、螨等许多天敌,它们自然会消灭部分粉虱,从而达到生态平衡。”

夏希纳特别强调,自然界会有自身的平衡之道,如果非得采取人工灭杀措施,也绝对不能将害虫消灭得一只不剩,“实际上也不可能将害虫消灭到一只不剩,而是要将虫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一个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可能会引起其他方面的虫害或者自然灾害。”

推荐阅读:

花木秋季虫害防治——紫薇绒蚧

花木秋季虫害防治——刺蛾

江西九江市全面除治松材线虫病

花木秋季虫害防治——黄杨尺蠖


相关内容
·夏季是绿化苗木病虫害高发季节2018-07-26
·人工林比天然林更容易发生病虫害?2018-07-24
·七月注意防治苗木树叶细菌性病害2018-07-24
·青海发布夏季林业有害生物暴发预警2018-07-24
·夏季需要加大林木病虫害防治力度2018-07-16
·病虫害防治气象预报2018-07-16
·容器苗如何安全越夏2018-06-29
·果树病虫害治理,该如何选择农药?2018-06-29
·天南星病虫害的种类2018-06-29
·贵阳市白云区开展夏季病虫害防治工作2018-06-29
药械产品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