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 资讯 商人 设计 园艺 景观 供应库 求购库 产品库 黄页 园林论坛 植物库 图书 搜索 传媒 建站
工程 古建 资材 会展 植保 招投标 网交会 产品报价 人才 园林通典 服务指南 论文 法规 调查 RSS
病虫害防治技术

八月份华北地区园林病虫害预测与防治

来源:中国草坪网 作者: 日期:2010年07月30日 09:42

8月份华北地区进入伏旱季节,气候干旱,降水少,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为各种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类病虫害仍然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一、主要病害

1.叶斑病

寄主:各种乔木、花灌木。

叶斑病常引起植株提前落叶,造成秃枝,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发病初期,叶上有黄色小斑点,渐变为黄褐色,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色深,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一般6月份开始侵染,7、8月份为侵染盛期,在8月中旬出现症状,8月中下旬至9月份发病严重,病斑扩大,出现落叶。发病的轻重与气温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病原菌侵染初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常见化学药剂有1%的波尔多液,75%的托布津1500 倍液,50%的多菌灵、75%的百菌清500倍液,斑锈清800~1000倍液等。化学药剂宜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好。

2.溃疡病与腐烂病

寄主:毛白杨、新疆杨、青杨、柳树、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等。

杨树溃疡病和腐烂病,是两种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的枝干病害,常能引起树木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

杨树溃疡病主要危害树干,初期在皮孔边缘形成水泡状溃疡斑,圆形,极小。随后小泡变大鼓起,大小不等,泡内充满褐色液体,破裂后液体流出,遇空气变为铁锈色。继而病斑干缩下陷,中间有一纵裂缝。重病树病斑连成一体,布满整个树干,树皮变得非常粗糙,植株最终枯死。4月初开始发病,5月至6 月和9月至10月为发病高峰期。

杨树腐烂病表现为干腐和枝枯两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病斑呈溃疡症状,皮层内部变软腐烂,有酒糟气味,后期病斑失水下陷,表面呈纵向开裂,纤维呈麻丝状,易与木质部剥离,病斑上有黑色针头状凸起,条件适宜时病斑横向扩展包围树干一周,导致树木死亡。 枝枯型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无明显溃疡症状,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8月份为这两种病害的第二次侵染高峰。两种病原菌都是弱寄生菌,苗木失水,树势衰弱、冻伤、日灼、昆虫危害、修剪都可以引起发病,该病具有传染性。

防治方法:(1)发现腐烂病病斑后,可用刀将病斑和皮部变褐部分左右斜划成网状,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在病斑部涂抹30倍梳理剂或200倍退菌特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防治。(2)在两种病害的发生高峰期前,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或用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菌毒清80倍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

3.黑斑病

寄主:月季、玫瑰、黄刺梅等。

发病植株叶片初期出现褐色小点,并逐渐扩大为近圆形黑色病斑,严重时导致叶片变黄、脱落,影响植株生长、开花和观赏。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侵染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在发病高峰可选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防治,7~10天喷洒一次,交替使用,避免发生抗性。

4.叶枯病

寄主:各种花灌木、冷型草坪。

叶片受害,初呈黑褐色小点,扩大后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周缘环绕黄色半透明的晕圈。发病重时病叶自下而上脱落,仅剩顶端少数新叶。茎部病斑不规则形,初淡褐色,后变褐色至黑褐色,后期导致大量落叶。病原菌以菌丝体与孢子在病落叶等处越冬。次年,条件适宜,6月初苗木即开始发病,大树于7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到10月发病较缓慢。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对苗木或幼树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锌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50%百菌清600倍液。视病情,隔15~20天,喷2~3次。

5.腐霉病

寄主:草坪、地被草花(矮牵牛等)。

成株发病,先在叶脉间出现水浸状失绿小斑点,逐渐变黄色,病斑直径扩大至5-16毫米时,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淡褐色,潮湿时叶背面病斑处长出灰绿色霉层,后期变成紫黑色,病斑干枯易破。病情从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变黄,干枯卷缩,整株叶枯死。

防治方法:喷40%甲霜灵800~1000倍,或50%瑞毒锰锌500~600倍液,或喷克菌30/亩兑水50~60公斤喷雾,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二、主要虫害

1.刺吸式害虫

(1)木虱类

寄主:合欢、青桐、金叶皂角等。

木虱类害虫多以以若虫刺吸为害叶片和嫩枝,且分泌白色絮状蜡质物,造成叶片发黄,严重时导致叶片早落。8月上、中旬为合欢木虱的危害盛期。

防治方法:(1)保护天敌:草蛉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2)喷药杀虫:①蚜虱净1000倍液或灭多威1500倍液;②10%蚍虫啉1500~2000倍液; ③1.2%烟参碱1000倍液; ④根埋“铁灭克”(按胸径每1厘米用药1克计量)。

(2)梨网蝽

寄主:西府海棠、樱花、碧桃、月季、海棠、梨等。

危害时整株叶片失绿变色,叶背布满烟油状分泌物。该虫成、若虫集中在叶背面刺吸危害,造成叶片出现黄白色、苍白色斑点,并分泌褐色粘液,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影响树木生长和花芽形成。

防治方法:(1)利用保护天敌,已知天敌有军配盲蝽等。(2)选用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叶背喷施。

(3)蚧类

8月份,蜡蚧类已是雌虫成长期,蜡质已相当厚,所以用药物喷杀效果已不明显,可适当疏枝进行防治;盾蚧类发育和繁殖将处于停顿状态,尽管盾蚧身上盖有一层盾壳,但较薄,所以用渗透性强的杀虫剂喷杀还是可以取得较好的杀伤效果;粉蚧类和绒蚧类正处于第二代若虫的发生盛期。

防治方法:及时进行树体修剪,以增加树完的通风透光度。同时加强养护管理,合理施肥,以提高树木的生长势,促使恢复生长。在虫害发生盛期用99%SK矿物油乳油200倍、或99%SK矿物油乳油300倍+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或狂杀蚧1000-15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2.食叶类害虫

(1)美国白蛾

寄主:白蜡、法桐、臭椿、金银木、红叶李、榆叶梅、大叶黄杨等。

8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为三代幼虫期。此虫以幼虫危害园林植物,主要取食植物叶片,严重危害时常造成树木叶片被吃光。

防治方法:A.人工防治:①摘卵块:美国白蛾蛾卵多分布在树冠中下部外围叶片背面。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美国白蛾产卵盛期,组织人员采摘卵块并集中销毁。②剪除网幕:8月上旬至9月中旬,利用美国白蛾1~3龄幼虫群集于网幕内取食的习性,组织人员每隔2-3天仔细查找,发现网幕及时剪除并销毁。

B.生物防治:①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预蛹初期,按照1头白蛾蛹放5头蜂的比例,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不但可以增加自然界中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种群数量,同时可以保护其它天敌,可以达到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发生的效果。②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防治:当虫株率低于5%时,在美国白蛾成虫期,按50米距离和2.5米或3.5米高度,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美国白蛾雄蛾。③利用Bt进行防治:在美国白蛾幼虫4龄以前,应用细菌类生物农药Bt10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C.化学防治:在盛卵期至幼虫期破网前喷灭幼脲I号6000~8000倍。幼虫分散后,用1.2%烟参碱乳油1000防治。

(2)合欢巢蛾

寄主:合欢

合欢幼虫孵化后啃食叶片,稍大后,将叶片及小枝吐丝连在一起,群集在巢中为害,导致树叶枯黄,更有甚者将叶片全部吃光。以蛹在树皮裂缝及周围建筑物的砖缝及檐下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合欢盛花期羽化,在叶片上产卵成片状,7月中旬幼虫孵化开始危害,7月下旬化蛹。8月上旬第一代成虫羽化为害。8月下旬为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1)幼虫初做巢期,虫量不多时可剪掉虫巢。(2)幼虫危害期可喷施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或其它胃毒剂防治。

(3)刺蛾类

寄主:李、樱桃、海棠、柿、石榴、榆等多种果木;及药用植物、花卉等。

北方地区一年发生1代。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月中旬-8月上旬均可见初孵幼虫,8月为害最重,8月下旬开始陆续老熟入土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幼虫盛发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l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

(4)国槐叶小蛾(别名:国槐叶柄小蛾、国槐小卷蛾)

寄主:国槐

1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树皮缝隙或种子越冬,7~8月危害最为严重,幼虫多从复叶叶柄基部蛀食危害,造成树木复叶枯干、脱落,严重时树冠出现秃头枯梢,影响观瞻。

防治方法:(1)槐小卷蛾性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向阳面外围,诱杀成虫。(2)害虫发生期喷洒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等。

(5)国槐尺蛾

寄主:国槐、龙爪槐、蝴蝶槐

俗称“吊死鬼”,8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虫开始为害。幼虫蚕食树木叶片使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整棵树叶片被吃光。

防治方法:使用25%灭幼脲III号1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对幼虫进行喷雾防治。

(6)黄杨绢野螟

寄主:黄杨科植物,如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朝鲜黄杨以及冬青、卫矛等。

8月上中旬第二代开始危害。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

防治方法:首选无公害农药:灭幼脲3号1000~1500倍液;次选低毒类药剂: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1500~2000倍液;其它药剂:40%乐斯本1500倍液,或40%久效磷1500~2000倍液等。

3.蛀干害虫

(1)天牛类

寄主:为害杨柳、榆、槭、刺槐、榆叶梅、碧桃、山桃、樱桃、紫叶李园林树种,其中,光肩星天牛对糖槭为害尤为严重。

8月份为光肩星天牛的卵期和初孵幼虫期,锈色粒肩天牛仍为幼虫期,应做好挖卵或砸击卵槽的防治工作。

防治方法:可清理树干上的排粪孔,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向蛀孔灌注50%敌敌畏8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然后用泥封严虫孔口。一旦发现成虫,喷施200~300倍绿色微雷进行防治。

(2)臭椿沟眶象

寄主:臭椿、千头椿、红叶椿

7月下旬-8月中下旬为当年孵化的幼虫为害盛期。虫态重叠,很不整齐,至10月都有成虫发生。成虫有假死性,羽化出孔后需补充营养取食嫩梢、叶片、叶柄等。幼虫孵化后先在树表皮下的韧皮部取食皮层,钻蛀为害,稍大后即钻入木质部继续钻蛀为害。蛀孔圆形,熟后在木质部坑道内化蛹。受害树常有流胶现象。与此虫合并发生的还有“沟眶象”。新移植的椿树,在缓苗期生长势衰弱,特别容易受到此虫为害。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利用成虫多在树干上活动、不喜飞和有假死性的习性,8月上中旬捕杀成虫。或在成虫盛发期,在距树干基部30厘米处缠绕塑料布,使其上边呈伞形下垂,塑料布上涂黄油,阻止成虫上树取食和产卵为害。(2)化学防治:8月下旬幼虫孵化初期,利用幼龄虫咬食皮层的特性,在被害处涂煤油、溴氢菊酯混合液(煤油和2.5%溴氰菊酯各1份),也可在此时用1000倍50%辛硫磷灌根进行防治。

除此之外,还要继续做好螨类(山楂叶螨、红花酢浆草茹叶螨、棉叶螨)、蚜虫、叶蝉、飞虱等刺吸式害虫,草坪内菜青虫、粘虫等食叶害虫和地老虎、蛴螬、蜗牛等地下害虫,以及园林植物白粉病、草坪锈病等的防治工作。

推荐阅读:

臭椿沟眶象

黄杨绢野螟

美国白蛾

梨网蝽


相关内容
·夏季是绿化苗木病虫害高发季节2018-07-26
·人工林比天然林更容易发生病虫害?2018-07-24
·七月注意防治苗木树叶细菌性病害2018-07-24
·青海发布夏季林业有害生物暴发预警2018-07-24
·夏季需要加大林木病虫害防治力度2018-07-16
·病虫害防治气象预报2018-07-16
·发财树枝枯病防治方法2018-06-29
·广饶县园林绿化处多措并举加强夏季绿化管理2018-06-29
·容器苗如何安全越夏2018-06-29
·果树病虫害治理,该如何选择农药?2018-06-29
药械产品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