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镇甫甫克村村民麦提提·赛伊迪就与爱人来到承包的沙地,查看沙丘平整情况。
于田县沙枣园防沙治沙区则是另一番景象。工人们收集梭梭种子,为开春的生物治沙做准备。
2024年11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锁边”,这条长达285公里的“绿围脖”见证了和田地区治沙的阶段性胜利。“锁边”之后,和田地区持续对“锁边”带进行拓宽和加固,一系列保障锁边成果的行动积极展开。
备战春季造林
和田地区春季计划植树35.26万亩。截至1月5日,已完成林床土地平整32.61万亩,铺设滴灌管网18.9万亩。春季造林区域新增输电线路138公里,新修简易道路40公里,为即将开始的造林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保障春季工程固沙顺利实施,资源储备也在同步进行,本地芦苇收储达10.45万吨,储备春季生态治沙苗木6065.71万株。
“芦苇在阻风固沙方面有重要作用,收割芦苇由乡镇主导,农民自由组合,家庭或邻里互动分组,每组2—3人,合理分工提高效率。”民丰县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磊表示,目前民丰县已组织170余户收储芦苇280吨。
洛浦县正在开展红柳育苗。林业育苗工程师吾吉白地拉·阿布都艾力说:“现在是红柳育苗的关键阶段,要将红柳种条埋在2米左右深的坑中,上面盖50厘米厚的沙土,保存45天左右,其间要保持一定湿度、温度并做好防冻措施。”
洛浦县林草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吐送江·阿卜杜拉表示:“开春植树前要培育200万株红柳苗子,满足6000亩的栽种需求。本地树种适应性强,与其他植物相互依存,能更好地防风固沙。”
筑牢生态防线
推土机司机阿布都热曼·买托合提已在于田县兰干博孜亚绿洲附近的沙地忙碌1个多月,他们推倒沙丘、填平大坑,将这片8000多亩的沙地改造得更适宜植被生长。
和田地区林草局党组书记邓晓波表示,通过统一指挥土地平整、滴灌铺设,协调推土机械、输电线路架设等施工工作,遇到问题现场研究、现场解决,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项目实施进度。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光伏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人们加紧铺设光伏板。中广核新疆洛浦县50万千瓦光伏治沙示范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项目施工单位专工邬海波说:“目前,光伏支架及组件安装已完成95%。开春后,这片2.2万亩的光伏板底下将种上苜蓿、狼尾草等固沙植物,形成光伏加生物治沙的模式,提升防沙治沙成效。”
这处包含光伏治沙、生物治沙的“锁边”工程拓宽项目,将成为新疆探索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共赢的一个新模式。
治沙用沙同步
和田地区始终将群众作为防沙治沙的主力军。通过明确土地经营权,发放土地经营权证,解决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调动群众参与防沙治沙积极性。
各县(市)先将土地划到薄弱村,承包到户,采取效益到户、分红到户模式,照顾更多的群体。目前,全地区参与治沙群众8070户,申请治沙面积42.86万亩,划拨到村417户、受益农户8070户。
中药材种植是和田地区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和田地区因地制宜选育符合市场需求、适宜本地生长的36种中药材,按照标准化选育、规范化认证、规模化种植、绿色化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模式,抓好绿色有机种植。按照一县一品布局结构,已规划瓜蒌种植区、和田玫瑰种植区、榅桲种植区、肉苁蓉种植区、天山堇菜保护区等超10万亩,确保打赢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目前,和田地区已有8070户群众承包沙地42.86万亩,53家农民合作社和27家企业参与防沙治沙。曾经风沙肆虐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