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绿化与自然保护地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美丽林相提升优化城乡生态环境的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加强森林生态修复,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浙江提供助力。
《方案》指出,到2030年,完成美丽林相提升重要节点200个,打造美丽生态廊道200条,建设面积400万亩,呈现健康稳定、季相分明、色彩丰富、景观优美的美丽林相;在2025年完成美丽林相提升重要节点50个,打造美丽生态廊道40条,建设面积60万亩。
《方案》实施范围为浙江省域范围,以人为活动频繁区域的视域可见范围为重点。一是高速、国道、省道、河流航道的两省交界区域及周边山体;二是设区市及县(市、区)入城口、高速出入口、高铁动车站、高速服务区、客运码头等节点及周边山体;三是城市、重点镇村等区域周边山体,自然保护地重要出入口,交通干线、江河湖两侧、沿线山体,以及重要视线视廊;四是其他需要提升林相的区域,比如对进入浙江的要道、大道,进入各个市县的道路等重要节点及周边林相,选择观赏期较长、形态优美的乔灌木以及具有地域文化特点,适生的市树市花,采取稳绿添彩、定向育彩等措施,提升重要节点绿化美化水平,打造季相鲜明、全年有景的标志性节点,展示新时代美丽浙江窗口。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