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管理

  拉鲁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琼达卓嘎 日期:2025年08月11日 10:25

拉萨成为“国际湿地城市”
拉鲁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

清晨的西藏拉萨,阳光铺洒在拉鲁湿地如镜的水面上。巡护员强巴一边仔细擦拭着观景栈道的扶手,一边注视着掠过芦苇丛的斑头雁和在水面嬉戏的棕头鸥。“水清、草绿、鸟儿多,空气也十分清新。”强巴说。

今年7月,在津巴布韦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上,拉萨市被正式授牌为“国际湿地城市”,成为西藏首个“国际湿地城市”。

拉鲁湿地总面积超12平方公里,在维持拉萨市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补充氧气、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几年,最令强巴欣喜的是,拉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几年前我们在巡逻时发现3只黑颈鹤,那时候的激动至今难忘。现在,黑颈鹤已成为拉鲁湿地的常客。”强巴说。据统计,拉鲁湿地现有维管植物435种、脊椎动物200种、昆虫80种。

拉鲁湿地的变化,源于持之以恒的法治保障与科学修复。从1999年建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到2005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到2010年《拉萨市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出台,一系列生态保护举措不断完善。

“我们组建了多支跨学科科考队,涵盖生态学、地质学、气象学等领域,深入湿地开展全方位调查,系统收集生态本底参数与人文地理等资料,为后续保护工作奠定数据和理论基础。”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拉姆次仁说,西藏先后投入约8.5亿元实施拉鲁湿地一期到四期保护工程,开展湿地蓄水、植被恢复、湿地及周边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等工程。

历年的遥感卫星图和调查显示:经过多年努力,拉鲁湿地植被覆盖率从保护区建立初期的约60%提升至当前的95%以上。2023年,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西藏大学成立“拉萨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对湿地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持续为湿地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湿地巡护员,强巴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与50余名同事一起守护着这片湿地。“我们要定期对外围水系进行清理,每天都会来巡护。”强巴说。

数据显示,拉鲁湿地周边夏季氧气含量达80%左右,冬季亦高于城区同期水平约10%。傍晚时分,市民宗巴和家人习惯到湿地周边散步。“空气好、环境美,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宗巴笑着说,如今的拉鲁湿地,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更成为市民游客亲近自然、乐享生活的生态空间。

行走在湿地新建的巡护步道上,湖光潋滟、草木葱茏、飞鸟翔集,远处雄伟的布达拉宫与浩渺的拉鲁湿地相映生辉,共同见证着这片高原湿地焕发的魅力。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内容
·财政补贴400万!海口市花卉风灾气象指数险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2025-08-11
·共话“两山”理念 | 持续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生动范例2025-08-11
·陕西出台首部地方性法规保护野生鸟类2025-08-11
·广西上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达5495亿元2025-08-11
·北京深度拓展“机器人+园林”应用场景2025-08-11
·天津:联合开展护鸟专项行动2025-08-11
·《四川省审定登记草品种汇编(1987—2024)》正式出版发行2025-08-11
·广东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考核结果公布2025-08-11
·湖南省林草种苗繁育暨种苗行政执法和“双打”培训班举办2025-08-11
·云南举办2025年湿地自然教育培训2025-08-11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