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德阳市采取科学建档、技术赋能、多元共治、文旅融合等多种措施,精心守护登记在册的1933株古树名木,力促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双赢。
德阳建立“一树一档”电子档案,涵盖树种、树龄、生长指标及历史文化价值等12项核心数据,对古树实施动态监测和挂牌保护。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将保护经费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2025年全市纳入财政预算古树保护资金173万元。
针对古树老化、病虫害等问题,德阳科学推行“一树一策”复壮方案,运用挖复壮沟、树体清腐、物理防虫等生态防治技术措施,完成28株古树复壮。今年以来,中江县专项投入9.2万元,对辖区内74株古树实施紧急排危。
德阳构建“市督导+县管理+乡落实”三级网格化管护体系,形成多元共建。同时,积极推进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启动“千名政协委员环保行”活动,发布保护倡议书,评选“德阳十大重点关注古树”。今年,德阳市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月度巡查,已累计发现并处置隐患23起。
德阳通过深挖古树人文价值,打造旌阳区2233年树龄黄葛树、什邡市千年红豆树等生态旅游核心,带动乡村振兴。目前,全市成功创建4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和15个国家森林乡村,让古树保护与康养、教育深度融合,夯实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科技支撑保护格局。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