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管理

  赵良平作序,展示六大色系上千品种!我国首部《大岩桐》专著出版
来源:园林网 作者:柏斌 日期:2025年10月21日 01:12

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近日,由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业园艺学院副教授郝艳玲和四川农业大学高级园林工程师刘柿良历时2年编著的《大岩桐》专著,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专著系统梳理并展示了大岩桐的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及栽培应用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为摆脱核心种源对外依赖、振兴民族花卉种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2e7123339599eaedea0c477746e4a676.jpg

《大岩桐》专著封面

据郝艳玲介绍,大岩桐是苦苣苔科多年生草本花卉的杰出代表,凭借其花型丰满、色彩斑斓、花期绵长的观赏价值和潜在的药用功能及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在全球花卉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种质资源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优良品种大多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大岩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

705bf2c5e0601434ef0b52a25bdf71ff.jpg

中国花卉协会副会长赵良平(左二)、秘书长张引潮考察育种基地

为此,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组成的科研团队,通过历时十九年围绕大岩桐的种质收集保存、遗传机理解析、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展开的持续而深入的研究,成功构建起覆盖从资源到市场的大岩桐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该专著立足于严谨的形态学观察与大量栽培实践,首次系统构建了大岩桐种质资源的标准化描述体系。同时通过完整展现大岩桐的遗传多样性图谱,为品种选育、资源保护及观赏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6b466a90b2724fab86de3f82c55f2fa8.jpg

郝艳玲在观察大岩桐长势

全书以英国皇家园林植物比色卡为色彩分类标准,对大岩桐的形态特征、栽培品种、亲本资源及遗传变异展开论述。其中开篇第一章就从基础层面解析了大岩桐的植物学特性,介绍了常见品种(系)及地域特征差异,并对比不同地域大岩桐的花冠、花姿形状,揭示其遗传规律,为资源的科学鉴定与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4f0a2c4b008354acf7d3067fa5c93283.jpg

大岩桐盆花

第二章至第四章,则按花冠裂片颜色、花瓣性状、花冠筒、花喉特征、半重瓣品种的遗传特性,展示栽培种、亲本、杂交组合的资源图谱,其中按花冠裂片颜色划分为白、粉、黑、红、蓝、紫六大主流色系,蓝色系为蓝紫复色混合(蓝>紫),黑色系为黑紫复色混合。同时还细致入微地剖析了包括白边、斑驳、彩虹环、麻点、条纹、沾染等类型的花瓣特色性状并明确其定义,充分展示其生物多样性。

第五章探讨大岩桐的突变机制,解析温度、湿度、肥力等环境因子对种子变异的影响,指出高温高湿易致花瓣外缘绿边化,缺肥易现多花萼,过量磷钾肥或高温施肥易引发花萼瓣化等现象,并提出春季与早秋为最佳授粉期以稳定性状表达。

7d304722c01e629fc24899a10eb90b86.jpg自育大岩桐新品种‘白色糖果’、‘红日’(上左起)和‘蜀香粉衣’、‘紫色彩虹’(下左起)

中国花卉协会副会长赵良平在为该专著撰《序》中指出:该专著的出版,对推进苦苣苔科植物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对新品种的选育,具有推动、引领和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为喜欢大岩桐的爱好者提供养护技术指导。

7ba0f5a30a5f1d3e1dafa67ea07165bc.jpg

在北京花木公司试种的大岩桐杂交组合

郝艳玲表示:该专著的出版,是该团队十九年协同攻关的结晶,也是该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资源编目与育种实践总结,为我国大岩桐种业振兴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来源:园林网)

相关内容
· 山东召开总林长会议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2025-10-21
·陕西绘就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2025-10-21
·湖南林业多点发力促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10-21
·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创新实践2025-10-21
·内蒙古以高质量标准护航林草种苗高质量发展2025-10-21
·浙江启用苗木电子标签实行“一码溯源”机制2025-10-21
·广东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部署推进会召开2025-10-21
·《云南省林下经济“小品种大产业”种类目录》通过评审2025-10-21
·塞罕坝机械林场创新实施“12358”防火管理体系2025-10-21
·江苏盐城珍禽保护区获IUCN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奖2025-10-21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