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管理

  京津冀“呼吸之变”折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19年02月27日 09:11

中国园林网2月27日消息: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五年来,三地携手发力,调结构、促转型、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在大气治理领域采取多种手段,取得长足进展。 

  以2013年国务院“大气十条”发布当年的数据为参照基准,至2018年,北京的重污染日从58天减为15天,天津的重污染日从49天减为10天,河北的重污染日从80天减为17天。五年来,京津冀三地“呼吸之变”折射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能源之变

联合国环境署高级项目官员瓦伦丁·福特斯克去年在北京考察时称,中国通过科学的“源解析”确定污染源,找到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针对主要污染源优先治理,这是非常值得分享的经验。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PM2.5主要来自工业和民用污染,其中冬季民用污染占比超过50%,最主要的源头是散煤燃烧。因此,推进煤改清洁能源成为三地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

2018年是北京市压减燃煤收官年,450个平原村完成煤改清洁能源,全市集中供热清洁化比例99%以上,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天津市于2015年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于2018年修订相关规定,通过中心城区火电机组无煤化、改燃关停燃煤锅炉、散煤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2017年较2012年累计净削减燃煤1357万吨。2018年新完成居民冬季清洁取暖23.8万户。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杨勇表示,天津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到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严格控制在45%以下。

针对“一煤独大”带来的污染痼疾,河北省对燃煤发电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并治理散煤污染,在廊坊、保定等地20个县划定“禁煤区”,实现散煤清零。

产业之变

“企业花钱的地方很多,但环保投入必须优先保障。”河北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据了解,这家公司近年来累计投入环保资金28亿多元,建起了覆盖厂区的网格化监测网,基本实现无尘化运输和生产,每年可减少PM2.5和PM10排放约4000吨。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河北压减全省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和焦化等过剩产能,对城市主城区企业实施“退城搬迁”,提高标准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在京津周边推进保定、廊坊、张家口和秦皇岛的钢铁产能退出。

天津则依托“双城双港”整体布局,在企业搬迁调整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钢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启动实施荣程钢铁、天钢联合特钢超低排放改造。

空气之变

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践行“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统筹、联防联控”,在燃煤治理、工业减排、机动车油品升级、散乱污企业关停、执法联动、标准统一、预报预警会商等领域,有诸多实践。

例如,在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应急减排措施,成立由千人以上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建立“一市一策”跟踪研究机制,对重点城市进行长期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

打通了地域行政藩篱,实践“区域协作”的治理理念,几年下来,老百姓明显感到“空气好了”。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显著下降,二氧化硫、PM2.5、PM10、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77.8%、42.7%、27.8%、25.0%。重污染日从2013年的58天,减少到2018年的15天;2018年连续195天没有发生PM2.5重污染,优于2013年的连续87天。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称,重污染日发生率明显降低是显著特点。同一片天空下,2018年天津、河北空气质量也达到了数年来的最好水平。

然而,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各项治霾措施成效只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路还有诸多挑战。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李翔表示,未来依旧是硬仗,下一步的治理重点是挥发性有机物,其成分复杂、来源广泛、治理难度大,是国际公认的大气污染治理的难点所在。

推荐阅读:

雾霾笼罩华北中南部 京津冀部分地区空气重污染

河北全面停伐:为京津冀提供生态支撑

京津冀密集披露重大建设项目计划

京津冀及周边绿化工程或将受影响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相关内容
·专家呼吁:在保护中挖掘利用中国野生水生植物2023-01-09
·青海湖2022年投入2.2亿元用于生态治理2022-12-29
·中国科学院: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2022-12-29
·让艺术生走近乡土生态景观 专家学者线上讲座成功举办2022-12-06
·《云南常见环境污染修复植物资源》出版2022-11-1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发展2022-10-27
·天津市划定“三区三线”保护耕地农田和生态2022-10-27
·《耐寒睡莲种植养护技术规程》发布实施2022-08-26
·广西研究部署深化生态护林员管理常态化监督重要举措2022-08-12
·北京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怀柔区监测站完成区级验收2022-08-11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