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管理

  四川宜宾:绿色发展打造万里长江生态第一城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 日期:2019年09月02日 09:42

宜宾,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改革的推进让这座城市更有活力,优良的水质让这座城市更加鲜活灵动,满眼的绿色让这座城市更加秀美。

激发活力 以改革促高质量发展

8月8日,宜宾市“两海”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成立大会暨党工委、管委会、纪检监察工委授牌仪式举行。

成立“两海”示范区,是宜宾市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宜宾市推进文旅融合改革的一个实践平台。

“两海”示范区成立后,将全面整合蜀南竹海、兴文石海这“两海”区域范围内的文旅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生态文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开放合作、改革创新、协同发展“六大示范区”,推动市内重点景区强强联合、资源互补、连片发展。

以改革促发展,宜宾人锐意进取展作为。

1990年,原宜宾县(今宜宾市叙州区)以县属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打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枪”,率先在全国创造了“国家转让产权、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职工持股经营”的改革经验。

1993年至1997年,原宜宾县又相继推广和总结出了“改、转、租、包、卖、破、并、挂、停、股份合作”的改革模式,被称为“宜宾模式”,于1997年起在全国推广,宜宾也由此被列入“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五粮液组建集团,天原集团“整体重塑”,七九九厂“分路突围”,丝丽雅集团“兼并整合、延伸产业链”……一项项改革,宜宾稳步推进,经济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

改革攻坚破难题,创新求变谋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宜宾市又创造了“五补五改”等一批全省全国推广的改革经验,争取到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改革试点、创新投资收益改革试点和全国“多规合一”改革试点,且均取得明显成效,这些经验和成绩,向全省乃至全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方案、贡献了智慧。

近年来,宜宾市委、市政府紧扣宜宾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的实际,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为宜宾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保护长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长江首城,必须是生态首城。近年来,宜宾自觉扛起长江首城的责任与担当,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第一位,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奋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用智慧与汗水书写长江首城的绿色答卷。

宜宾市先后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和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并在去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5.83%。

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跨翠屏区、南溪区、临港经开区、长宁县及江安县,全长约192公里,其中沿江段约120公里。项目实施后,长江公园、沿江绿道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打卡”地。

城市“双修”也在深入推进。以城市修补为载体,岷江五粮生态湿地公园、金沙江湿地公园等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2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8%,三江生态环境不断提升。

环境的改善有目共睹。今年1—5月,宜宾市6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全面达到考核要求,达标率100%,高于省年度考核目标20个百分点。纳入考核的20个市控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比例为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清河、护岸、净水、保水。”优良的水质,是全市3350名河长以“钉钉子”的精神落实河长制要求取得的成果。

漫步绿意公园、畅游清澈江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宜宾,宜山宜水更宜宾。

南向开放 加快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8月7日,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在宜宾临港经开区举行,这标志着成都、宜宾“加强区域合作共推南向开放”的首个项目正式落地。

南向开放,是近年来宜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高频词。

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叠合部的宜宾,是联结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和南亚、东亚重要的纽带,是四川南向开放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在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被定位为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50个铁路枢纽城市之一。

加快南向开放,宜宾积极行动。今年3月27日,四川省南向开放的重要“动脉”成自宜高铁全线开工。成自宜高铁在宜宾与渝昆铁路相交后并线。通过成自宜高铁,从宜宾可快捷地抵达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

6月15日,四川省南向铁路出海大通道成贵高铁成都至宜宾段正式运行,宜宾人南向出海又近了一步。

渝昆高铁、蓉昆高铁、川南城际高铁……按照规划,这些高铁将交汇于宜宾。宜宾西站将成为全国14个重点地区高铁客运枢纽之一,宜宾这个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城市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预计到2021年,宜宾将形成至成都、重庆、贵阳1小时交通圈,至西安、兰州5小时交通圈,至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7小时交通圈,真正成为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

推荐阅读:

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内蒙古呼和浩特:写好绿色文章 绘就生态画卷

黑龙江塔河: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

广东梅州:厚植生态底色 共享绿色福祉

(来源:四川日报)

相关内容
·专家呼吁:在保护中挖掘利用中国野生水生植物2023-01-09
·青海湖2022年投入2.2亿元用于生态治理2022-12-29
·中国科学院: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2022-12-29
·让艺术生走近乡土生态景观 专家学者线上讲座成功举办2022-12-06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发展2022-10-27
·天津市划定“三区三线”保护耕地农田和生态2022-10-27
·二十大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10-16
·《耐寒睡莲种植养护技术规程》发布实施2022-08-26
·广西研究部署深化生态护林员管理常态化监督重要举措2022-08-12
·北京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怀柔区监测站完成区级验收2022-08-11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