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管理

  四川昭化“四个三”机制推进森林粮库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王意迦 日期:2025年10月20日 10:17

走进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的万亩松林,茯苓菌棒整齐埋于林下,农户们正忙着精心管护。

近年来,昭化区立足124万亩林地资源,以林下中药材产业为核心,创新构建“四个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高质量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的山区振兴新路径。

截至目前,全区发展“森林粮库”面积达32.71万亩,实现综合产值25.63亿元,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林业园区2个、省级现代产业基地2个。

昭化区通过聚合企业、集体、农户三方力量,构建“企业做市场、集体优服务、农户搞生产”协同发展机制。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万亩,推行供种源、供技术、供订单的“三供”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统一流转林地、统一组织生产、统一对接市场,整合碎片化林地0.7万亩,建成19个特色种植基地,亩均收益超8000元,较散户增收30%。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务工和分红收益等方式有效激发农户产业发展积极性,带动全区1万余户农户自主发展林下中药材5.24万亩。

在经营模式上,昭化区科学推广“松林+茯苓”“柏林+淫羊藿”“木本油料+夏枯草”等复合种植模式,实现“一片林地、多种产出”。其中,“松林+茯苓”循环种植模式让5万余亩公益林变身“生态银行”,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森林蓄积年增4.5%,火灾零发生。柏林下开展淫羊藿仿野生栽培,建成全省最大良种繁育基地,将淫羊藿种子萌发率从不足10%提至90%以上,年供应种苗6000万株以上。“木本油料+夏枯草”多元种植模式实现核桃林亩均综合收益从2000元提高至5000元以上。

围绕品质提升,昭化构建了“良种、良法、良器”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保障体系。联合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淫羊藿品种选育和中国科学院“5·78”茯苓菌种扩繁,良种使用率超90%。推广昭化茯苓“352”等12项生态种植技术,建立中药材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获绿色食品认证2个、有机食品20个,推动道地中药材品质全面提升。投入800余万元建设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推广应用小型农机具和智能设备500余台(套),信息化水平超50%,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昭化区创新推出“村企联营、集体自营、托管经营”三项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持续稳定分享产业红利。2024年,通过村企联营模式,村集体经济收租金20万元,农户户均分红2万元。集体自营模式创村集体收入20万元的历史新高,5万元分红资金直接兑现84户农户。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相关内容
·赵良平作序,展示六大色系上千品种!我国首部《大岩桐》专著出版2025-10-21
· 山东召开总林长会议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2025-10-21
·陕西绘就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2025-10-21
·湖南林业多点发力促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10-21
·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创新实践2025-10-21
·内蒙古以高质量标准护航林草种苗高质量发展2025-10-21
·浙江启用苗木电子标签实行“一码溯源”机制2025-10-21
·广东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部署推进会召开2025-10-21
·《云南省林下经济“小品种大产业”种类目录》通过评审2025-10-21
·塞罕坝机械林场创新实施“12358”防火管理体系2025-10-21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lmm.com 客户服务热线:400-651-0005 0571-81999581